1)第七百三十五章 寡与不均_大明鹰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鸿见黄锦发怒,不慌不忙,笑道:“黄老先生不必着急。太祖爷的子孙总得要吃饭,那么也总得要从什么地方给他们抽出俸禄来。小子所知,眼前给宗室的禄米,乃是从地方所收农田税中留出,由于宗室人多,有的省竟然使得全省所收的田租,都不够全额的禄米了。请问黄老先生,若是从商税中出,便是刻毒商人,那么现在这种,莫非算刻毒农民,是不是也使民不聊生,有损国朝威仪呢?那么,是不是只有让宗亲全部去自己种田,才不叫民不聊生呢?”

  严鸿这一脚,等于把皮球踢到了黄锦脸上,让这位忠心耿耿的老太监顿时语塞。其实真按照黄锦的想法,若逼着宗亲全部去自己种田,不失为一种解决国朝财政问题的好办法。但当着嘉靖皇帝,这样的话又怎么说得出口?

  严鸿见黄锦不吱声了,又道:“既然总得有地方出钱来养活宗室,那么自然应该看,那些人生活优裕,闲钱多一些,就从哪里出,所谓天道损有余以补不足吗。就小子所知,如今各地的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生活颇为艰辛,一年所产有限。而相对来说,部分豪商却是坐拥重利,那么,想法从这些商人手中抽取一部分利钱来,作为给宗室的补充,有何不妥?”

  嘉靖皇帝听得颇为有理,道:“小子,你倒说说,目前的商税三十税一往往收不上来,你有何方法?”

  严鸿道:“回老神仙。目前商税三十税一收不上来,主要原因,在于各地的豪商与文官勾结。借着朝廷款待士大夫的惯例,逃税避税。然而士大夫本为四民之表,又喜欢动不动说什么重义轻利,他们却又怎能对国家财务如此揩油?这样,大商人都勾搭了文官收不上来,商税就只能找那些小商贩收,这些小商贩辛苦奔波。也不过挣一口饭吃,收他们的那才是蚂蚱腿上榨油,既捞不到多少钱。又逼得他们没法。所以小子看来,未来应加强对各地商税的征收,尤其是那些富甲一方的豪商,岂能让他们再占国朝的便宜?至于各地宗室。往往在当地时日久了。直接让他们去征收商税当然不行。但可以由他们协助地方官,把商税实实在在收上来,收上来的部分商税,可以用于弥补当前宗亲用度的不足。你能征收上银子,就发银子弥补你。你要是讲客气,只收那宝钞,那对不起,还是只能给宝钞了。只要宗亲们知道。这是为了自己的权益,那么地方商税的征收。想必也可以更顺lì一些。”

  严鸿这一步棋,说的粗鄙不堪,其实却是有其长远意义。他自从江南走了两趟,又在山东和宣大和当地的商户交往不少,也渐渐琢磨出,大明朝国家蕴含的经济潜力其实颇大,作为经济实体本身也是杠杠的,而国家财政之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