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三十四章 龙心所系_大明鹰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鸿磕头道:“老神仙恕小子之罪,小子才敢说。”

  嘉靖皇帝道:“老夫先前便说了,今日这里没有君臣,只有朱老伯、陆老弟、黄老兄和你这严家小子。但说无妨。”

  严鸿点头道:“是,小子斗胆以为,我大明的官,只怕十有九个贪,剩下那个不是不想贪,是无权可贪。小子所知不贪的官,只有一个,便是那海瑞海笔架,可此人虽然有才有德,行事却甚是荒悖,自己在县衙门吃糠咽菜,还把全县衙役都榨取得面有菜色,小子做不来这样的人。因此,看一个官好不好,首先看他有没有能耐,能不能治理地方,为皇上办事,给国库和万岁爷的内库挣银子。廉洁当然也要看,若是贪赃枉法,弄得治下民不聊生,甚至逼得老百姓铤而走险,盗贼横行,那自然该杀。但一般的,却不必过于求全责备。杨顺督军在宣大数年,贪墨军饷军粮,私纵商人都是有的,但好歹带着官兵,与鞑子打了好几仗,虽然死伤军马不少,并未丢失多少土地,基本每次都把鞑子打回去了。他麾下的官兵,对杨宣大也有各种不满,但鞑子打来,照样为万岁爷血战到底。杨军门的标营,平素里有些横行不法的事,小子也查的清楚。但这些骄兵悍卒,最后跟着杨军门在马莲堡北面,都与鞑子拼死了,为大明天家流尽最后一滴血。因此小子斗胆以为,有此血战战绩在,对其生前的种种不法。也不必追究太严。这样也好让将士安心为天家卖命。”

  彼时官场强调德先与才。做官的一定要高唱道德文章。虽然其实大家蛇鼠一窝,天下乌鸦一般黑,却也要慷慨激昂说些为官清廉的话。严鸿这番言辞,可称是惊世骇俗。但在嘉靖皇帝听来,倒是新鲜。他已经把言官大臣们强调的以德治国听得耳朵起了老茧,倒觉得严鸿这番话颇有道理。

  黄锦又插口道:“就我所知,杨顺在宣大捞的钱可不在少数,岂止十万?其中很多送到了严府。不知这事可是有的?”

  严鸿坦然点头道:“黄老先生说得是。杨顺每年都给我爷爷、爹爹送了钱财。他是我爷爷的义子,是我爹爹的义弟,自然不敢缺了礼数。便是给小子我也常有礼物。不过杨顺捞的钱还不止用于此。如今我京城文官众多,哪一处不需要打点?便是那铁骨铮铮唇舌如枪的言官先生们,少不得也要送些润笔,请他们口下留情,不要骂得太狠。此外,宣大府宗亲贵胄多,杨顺叔父既为朱家臣,与这些王爷、将军、中尉们往来。难道还意思让贵人们破费?再说太祖爷传下法令,宗室们虽然每年有禄米。但近些年多以钞代粮,尤其是中尉们,很多生活也艰难的。杨顺叔父既为宣大总督,当然要常常与宗室们应酬一二,这其中少不得送些礼物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