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5章 进军地产业_风云激荡9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靠窗的一张桌子上正向他招手。

  他快步走过去,拉开椅子坐下,笑着说:“没想到旭东哥你这么着急。”

  刘旭东笑道:“不急不行啊,就像这港式茶餐厅越开越多一样,港资地产公司来势凶猛,就这两天我得到的消息来说,已经有凯德、新世界、九龙仓等地产界大佬跟政府进行过接触了。

  顺义后沙峪知道不?听说他们要联手开发一批别墅,这事儿真要是被他们干成了,咱本地人的面子可就丢光了。”

  服务员走过来,问夏晨要吃点什么?

  夏晨连菜单都懒得翻,直接说:“来碗卤煮火烧。”

  服务员都懵了,“抱歉先生,没有。”

  瞥他一眼,夏晨说:“那就来二两包子一碗炒肝。”

  你是来故意捣乱的吧?

  跑茶餐厅来吃包子炒肝,神经病啊。

  “没有!”服务员有点不耐烦了。

  “那,有二尺长的龙虾吗?”

  “只有二尺七的。”

  “什么破餐厅,连二尺长的龙虾都没有,来份意大利面,再给拿一辫子蒜。”

  服务员悻悻离开。

  刘旭东知道这货不着调,却不知道他居然不着调到这种程度,顿时哭笑不得,“你呀,可真行。”

  夏晨嘻嘻笑道:“开个玩笑罢了。旭东哥你刚才说,港资的地产公司大批进来了对吧?”

  刘旭东说是。

  夏晨想起来了,这时候地产业刚刚开始冒头儿,受海南地产经济泡沫的影响,大批地产商纷纷北上,拉开了京城地产行业轰轰烈烈大发展的序幕。

  他们为什么要北上呢?

  说起来原因既复杂又简单。

  首先,京城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而地产业天生对权力具有亲近感。

  其次,京城是地产行业内最高的竞技场。

  京城有最透明的游戏规则,最成熟的政策制定者,最大的资金和人脉资源需求。

  但凡有雄心壮志的房企,想要在地产江湖赢得话语权,都必须要来京城锤炼。

  否则,不足以号令天下。

  除此之外,京城还是房企冲刺规模和利润的重心。

  单个楼盘动辄数十上百亿资金的调动,一个项目能顶外地一城市,大开大合的投资风格,往往也是习惯赚快钱、爱冒险的房企老板们最喜欢的。

  因此,一直以来,京城吸引着江湖各路豪门来此开疆拓土,以期建立丰功伟业。

  外埠房企跑步进京,络绎不绝。

  比如说这会儿已经入京了的万通六君子等人。

  当然,万通的老板冯先生本就是京城土著,他属于在海南岛赚了一票后荣归故里、衣锦还乡那拨的。

  不过那个姓潘的王八蛋嘛……

  “哥,香港人咱不去管他,他们成不了多大气候。咱俩既然想干一票大的,就得着眼于长远。”意面上来了,夏晨又搞事情,让服务员拿来一双筷子,吃得风卷残云一般。

  旁边那几桌客人纷纷侧目,用一种看土包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