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五十六章 深谋远虑_大明鹰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鸿这几个月应对自己家宅的事分去了不少精力,但朝堂之上,整顿锦衣卫和开海通商的事,却也不敢怠慢,不时往国子监走走,请蒋洲、陈可愿两人畅谈江南之事。不过他的专职是在锦衣卫,主要是考虑一旦开海,如何从制度上确保开海顺lì,不要被一些心怀叵测的江南豪商把事情给弄砸了。

  而伴随着严、徐两家结亲所造成的大势,现在朝堂上的大方向也已确定。虽然总还是少不了反对开海的言论,或是出于集团利益,做垂死挣扎;或是抱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旧思维,顽抗到底;也有那新进的御史,偏要逆大势而动,博取个眼球。但是,在严嵩、徐阶联手的镇压下,这些言论也只落得聒噪一阵的下场。其中闹得最凶的几个,还被拖下去打了廷杖。

  随着开海大方略的渐尘埃落定,关于具体怎么开海,细节如何把持的折子也开始上了。严嵩一党颇多江南人,如罗龙文本身就是做走私生意的,而东南如今是胡宗宪为总督,其更是掌握许多一手资料,源源不断给严府输送回来,对此自然颇有见地。然而这件事的头功,却是徐阶的得意门生张居正。

  张居正身为国子监祭酒,本是负责文教工作。但他素来关心民生,乡居三年,又曾深入吊贫问疾,早存了改革弊政,富国强明的心思。如今又得严鸿推荐了蒋洲、陈可愿两人入国子监读书,这两人都是江南开海的干将,张居正如获珍宝。一月之中。竟有二十日与两人攀谈。除此之外。有那些曾在沿海为官,后来调入京城升流的官吏,以及前番跟随严鸿下江南的文员,甚至曾在江南、沿海办过差事的太监,张居正都时时访wèn,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在朝廷上这一轮开海之争中,张居正亲自上阵,不避矢石。冲锋在前。先以《议开海十事疏》一炮打响,上面直陈大明朝目前国库无钱,户部寅吃卯粮,地方上预收税、提编泛滥的问题,指出开海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他不像严鸿只会打嘴炮,是拿得出实际干货的。张居正更引经据典,指出宋朝时未曾禁海,百姓丰足;太祖爷重农为本,是因当时战乱方息,土地荒废甚多。人丁不足,仓廪匮乏。因此要鼓励耕作,以待国家温饱。但如今大明承平日久,人口繁衍甚多,土地不是荒芜,而是不敷耕种。这种情况下,适当开海通商,一则宣扬大明威德,使万邦来朝,弘圣人礼教;二则使士民少土地者得以经商为生,换得温饱,法上天好生之德;三则民皆好利,以利辅义,教以忠孝,免铤而走险之虞;四则通商得税,以增太仓之入,平调饥馑,以安朝野。这一番话,有利有节,更兼文采飞扬,却是朝堂之上第一流的文章。

  除此之外,与严家为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