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永安大帝本纪(上)_大明鹰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性情活络,在教中倒也吃得开。一来二去,叔侄俩也就既来之则安之,心安理得在白莲教中过起自己的日子来。

  这又这样混了些年,却赶上了白莲教大头目赵全,带领教众穿越长城,投奔蒙古。

  这些白莲教徒,一路逃窜到了河套丰州。那赵全野心极大,不甘只做个越境投敌的普通难民。他一心要做数典忘宗,卖土附虏的王牌汉奸,博取自个的荣华富贵。历史上的中行说,张邦昌等华夏罪人,是他的榜样偶像。

  于是乎,他率领白莲教众在边境上筑城板升,作为危害大明的根据地。老百姓在板升开荒种地,放牧牛羊,同时也操兵训练,对边境构成威胁。赵全又投靠西蒙古大汗俺答,治愈了俺答的腿病,从此深受信任。他利用这种关系,给蒙古人当帮凶,帮着蒙古人寻找明军防线弱点,破关寇边,掳掠汉家百姓,屠戮自家同胞,可称铁杆带路党。

  等再往后几年,李自馨等白莲教骨干还会屡次偷过长城,深入境内,蛊惑边地百姓,越境投虏。为了这种蛊惑更有实效,白莲教徒们把自己在境外的生活说得天花乱坠,牛羊成群,吃肉喝奶,自由自在,不受大明专制暴政压榨。

  反正你也没处求证,我就说我大蒙古的月亮比较圆,你也没处验证不是?至于真到了蒙古是什么日子,便由不得你做主了。当然,这些都是几年后的事儿了。

  不过白莲教众中,其实也是各有异心。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当汉奸的瘾头。很多教众只是想跑到个少些剥削压迫的地方,过那自力更生的日子。还有的人则纯粹是投机。

  那张才就不是个敢玩命的主。他连干农活都不甘心,怎么会愿意把脑袋别在腰带上去给蒙古人当向导,让大首领赵全谋取他的富贵?

  张才虽不是大智大慧的人,却也比一般的老百姓多个心眼。这一路跑出边境,图啥呢?单靠傍着蒙古人烧杀抢掠?那是高收益高风险啊。

  而且他跑江湖这几年,也见过所谓**上的等级生活,看似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光鲜得紧,其实拿命换快活,过一日算一日。说起来,赵全也不过是蒙古人的打手,自己算个啥?不就是十八代的灰孙子?

  就算跟着蒙古军打进边境,掳掠来的财物显然都是蒙古人占大头,首领分其余,落到自己手里能剩几个?就算有掳掠来的女子,必然是尽着蒙古人淫乐,落到自己手上?基本就是妄想了。

  至于像很多跟出来的百姓一样,在板升之地自己耕种放牧,洒汗水换饭吃?张才更是不愿。一样是种地,我还何必跑外国去啊?

  因此左思右想,张才打定主意,不跟赵全混了。他趁着大规模组织出境时的一片混乱,从白莲教队伍里跑了出来,又逃回永平庄。

  听到这里,陆炳左手边的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