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四章 私访淳安_大明鹰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李大神医大约今天确实喝多了,居然暴露出内心深处的软弱,叹息声中,两滴泪水出现在眼眶里。确实,读书应举,作为这个时代的正途,已经深入人心。一个再优秀的郎中在世人眼中,也远不如一个昏聩无能的县令。历史上李世珍的儿子也没放弃读书科举的道路,也是受世风的影响。

  那胡三公子见状,大喇喇一拍胸脯:“李先生,这科举文章,确实没啥意思,左右也无非是为了仕途嘛。你想当官,那还不容易!回头咱出些银两,为你在南京国子监捐个监生,出监后让我爹给你安排安排便可以做官了!再或者,严兄在元辅面前说句话,让他老人家为你安排个前程,也费不了什么力气!”

  严鸿见胡柏奇说话这般不上道,瞪了他一眼,却是一言不发,站起身来,走到李时珍面前。李时珍带着几分醉意,诧异地看着这个华服公子。却见严鸿竟然双膝跪下,双手按住,毕恭毕敬,给李时珍行了个稽首大礼。

  李时珍吓得魂飞魄散,对方是官,自己如今可只是个秀才而已!赶紧从椅子上起来,也跟着跪下:“长官,为何如此?”

  严鸿起身,正色道:“李先生,世人皆认为行医不如读书,然而在下看来,医者救人生死,便是重生的父母,这功德无量,远胜读书做官。先生秉持医道,修正药书,那是为当世、后世的百万生灵谋福祉。这其中的艰辛困苦,先生自然有所体会。然而严某只有一句话:先生这功业,必然千秋彪炳,使李氏一门,流芳百世!”

  李时珍原本为了医道,违背父亲愿望,虽然志气如铁,毕竟难免愧疚。所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更多时候只能当做一种自我安慰,如今离了太医院的职位,转去做一个周游四方的乡下医生,更是顶着老大的压力。却听这貌似纨绔的公子这般说话,不但理解他的苦心,而且赞不绝口。这一番触动心中,把个李大名医早已弄得泪流满脸。心中为医道奋斗一生的意志,似找到了平生最大的知音,口中哽咽,却说不出话来。

  严鸿扶他坐下,又叫严峰道:“取五百两会票,给李先生收好。李先生,你走遍九州,编写药书的大业,在下吃不得苦,没法相随。便出几个钱,助先生这一路盘缠。先生有了这些钱,家中夫人也好过些,路上吃穿也舒适些,该雇人雇人,别太苦着自己。若是钱不够用,来北京严府寻我即可。”

  李时珍被严鸿感动得潸然涕下,这银票却是不客气地收了,拜谢严鸿道:“他日这《本草纲目》写成,却要把严大长官的名字写在上面。”

  严鸿摆手道:“不必。写我的名字,万一我有违法犯事,怕这书反受牵连。李先生,你好好把这本草纲目写完,便我也是高兴的。这封面上的虚名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