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攻身为下,攻心为上_重生之我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之两难!

  “文弱兄,杨老督师意外身陨,我等心中亦是悲恸,想来帝国损失像杨老督师这般帅才,当也是帝国之不幸,陛下之不幸,不过陛下此间找我等前来,还请文弱兄暂且放下心中悲恸,好听一听陛下所言。”

  见到皇帝面露疑色,钱龙锡却是上前,拍了拍杨嗣昌肩膀沉声道。

  对于钱龙锡所言,杨嗣昌却是亦觉自己有些失态。

  “陛下,微臣只因老父丧命,心中有些混混沌沌,言语之间若有失当,还请陛下恕罪!”

  “文弱,何来此言,突闻丧父,心存悲恸乃是世之长情,真若是连这也要责罚,岂不是要与这世之人情作对,那朕岂不是那无情无义之徒!”

  朱建却是沉声道。

  “微臣万死不敢由此念想!”

  闻听此言,杨嗣昌忙是道。

  “文弱,朕不曾有责怪你之意,快请起!”

  对杨嗣昌一阵安抚之后,朱建朝向众人却是痛声道。

  “诸位,今日召集诸位前来,想必朕之用意,诸位定也是知晓,如今陕地灾荒年年,流贼四起,百姓更是苦不堪言,诸位,依尔等之见却是如何?”

  对于朱建此言,李标却是应声而道。

  “陛下,老臣以为这乱世首要之道,在与人心之乱,当日阳明先生所言,治山中贼易,平心中贼难,故而臣以为,陕地流贼四起,首要在于治人心!”

  闻听李标所言,朱建却是暗自点了点头,山贼易治,心贼难平却是御人、御国之道所在之根本,只不过现如今陕西流贼四起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在于天灾人祸所为!

  那便是老百姓没了活路,一箪食,一瓢水都成了问题。

  没了活路,横竖都是死,那自然流民也就变成了流盗!

  而这个时候,要与这些连温饱都成问题的百姓去讲什么人心大道理,一切那岂不都是空谈!

  书生误国,或许就是这个理。

  想及此处,朱建却是道。

  “李阁老所言,却是治国良言,只不过为今之计怕是有些不妥,朕倒是以为陕地首要之道,在于解决老百姓的口粮问题。”

  闻听朱建所言,阁部诸臣一番小声言语之后,却是默不作声,直等待皇帝接下来要说的一切。

  而此时的朱建在环顾这殿中的一切之后,却是继续道。

  “诸位,朕以为当前要务,当时解决陕地百姓口粮问题,陕北大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故而陕地流贼四起!”

  朱建其实话只说到了一半,至于另外一半,那也唯有吏治腐化,卫所负担沉重以及那些个横征暴敛的王爷、豪绅饕餮之嘴,贪得无厌!

  “诸位!朕决定,免除陕地税赋一年,朕从库中取出五十万两白银,以作休养生息之用,诸位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皇帝从自己内库之中取出银两以为赈灾之用,这在历朝历代那都是鲜有之事,而能为之者,无疑被称之为明君!

  “陛下为天下生计,取内库银两,老臣为阁部首辅,自当为陛下分忧,老臣愿意捐献白银一万两!”

  “李阁老,这。”

  闻听此言,朱建嘴上虽说是有些歉意,不过心中确实感慨万分。

  却道是,大明官吏俸禄虽是不多,但地方官生财多有道,京官,尤其是位高权重的京官,每每有地方大吏入京时,那所供奉的礼钱又何止千数?!

  而前世所言,大明财富,很大一部分都流进了这些个官吏囊中,所谓是富了自己,穷个帝国,国家又岂能不被人颠覆哉!

  当然,朱建这里却不是指自己的这一内阁诸臣,因为前世今生的记忆,朱建却是明白,以李标为首的这一内阁,算起来却是较为廉洁了的,而且论说办事能力,当也是谓之能臣之数!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