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章 逐日_正阳门下正阳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事过后,楚王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能化险为夷,就找来风胡子相问。

  风胡子精于识剑,而且他本身就是铸剑大师,关键他在楚国还是很有智慧的人。

  于是风胡子告诉楚王: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大王身处逆境威武不屈,正好与剑道之威有了相吻合的契机。天人合一,大王的王者之威激发出泰阿剑的剑气之威,从而可以横扫千军。

  在秦国李斯的《史记·李斯列传》记载中就有:“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这里的太阿说的就是泰阿剑,不过,秦始皇死后,据说项羽攻进咸阳城,这柄宝剑就被项羽找到了。

  项羽此人对秦始皇那是深恶痛绝,要知道他承载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意志,自然不会用秦始皇的二手剑。

  于是,他就请了铸剑大师将泰阿剑分为三把,分别是:逐日、奔月、追星。

  项羽的逐日有可能就是周安手里的那把宝剑。

  据民间传言,说这三柄宝剑里面分别藏了一个地图,取出来,拼在一起,才是如何进秦始皇陵以及里面的机关图。

  既然项羽有这些地图,他为什么没有毁掉秦始皇的陵墓呢?那就不得而知了,民间传说嘛,也未必可信。

  不过,在垓下之战后,项羽率领手下突围至乌江自刎身亡,此剑就不知所踪。

  但在此之前,刘邦曾喊出“杀项羽者封万户侯”的口号,而追击项羽的人中就有王翳这个人。

  而这个王翳就是青铜古剑剑身上的“王翳”两个字。

  自项羽自刎后,其遗体并没有得到善待,就是王翳割下了项羽的人头,而和王翳一道的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分别还割走了项羽的腿或手。

  这把楚王宝剑,究竟是王翳私藏的,还是刘邦赏赐给他的,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很显然,他在这把宝剑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但也许是后期加工的原因吧,在千年后,“王翳”的两个字上镶嵌的金丝没能保留下来。

  周安暗暗惊讶,威道之剑所铸的逐日之剑,难道哥们有当大王的潜质?

  当然,他顶多只能在心里歪歪罢了,在新社会,他敢立山头,恐怕是嫌命长了。

  但这柄逐日之剑是否如周安所想的宝剑,还有待专家考究。

  当然,这里所说的专家并不是后世那种大师多如狗教授满地走,自称专业的却说些非专业话的人。

  但是要是确认自己手里的剑就是项羽的佩剑,那周安就没有资格拥有了,怎么也得送进国家博物馆。

  知道自己手里的是项羽的佩剑后,周安是亦喜亦忧,患得患失,真是一夜难眠啊。

  日子一天天过去,周安时常去自己导师那里请教有关历史以及文物的问题,他的鉴宝的能力也大幅度的提高,这让周安内心十分欢喜。

  不过,最让周安意外的是秦友三三爷,短短一个星期竟然为周安赚了一千块钱。

  当秦友三把一千块钱放到周安的手里,他整个人都呆了。

  哥们这是留了一个财神爷啊,按这样的情况算,那一个月岂不是能挣四千块?

  周安本以为自己穿越过来这段时间能挣两三千块钱已经是不简单了,还暗地里洋洋自得呢。

  没有想到,自己到了秦友三这里,那真是没法相比,人家一个月就抵得上自己好几个月赚的钱。

  看着秦友三放在自己手里的钱,周安无论如何也不肯收,这不是剥削老人吗。

  不过,秦友三也十分耿直,说自己手里还有两百块,已经够他买卖古玩周转的了。

  还说什么,你周安把我当亲人,我何尝不是,要是周安不愿意收这钱,他马上离开这里,从此和周安没有任何关系。

  虽然有钱拿是十分开心的事,但周安拿着秦友三赚的钱,感觉十分沉重。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好好对待秦友三,让他有一个安详的晚年。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