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章 建服装厂的设想_正阳门下正阳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服装厂,要什么品种的布料了。”

  李清昭见杨书记已经相信的神情,她知道自己不能把周安当成普通的青年对待了。

  他周安要是真的能把服装厂开起来,对他们纺织厂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刚开厂,肯定不会太大,不过要是生意好了,以后一定会扩大的。

  对了,杨书记,咱们小清河那边我记得有一块乱石地现在开荒了吗?”

  杨书记被周安这么一问都愣了一下。

  本来谈周安建服装厂的事,怎么这话风转的也太快了吧。

  “没……没呢,你问这干嘛?”杨书记有点疑惑。

  “我想在咱们小清河建厂,就是不知道咱们小清河的土地可不可以转卖啊?

  哦,对了,要是厂子开起来,服装厂里的工人就用咱们小清河的乡亲们。”

  卖土地?

  建服装厂?

  杨书记的脑子在迅速的运转,想了半天他才对周安说道。

  “周安啊,这事有点大,我得回小清河和大家商量商量。”

  要知道现在的农村的土地都是农民的命根子。

  要是把土地卖给周安,那杨书记他还不被人戳脊梁骨啊。

  虽然它不是良田,只是个乱石地,那也是集体的资产,他不好一个人就这么决定了。

  不过,在杨书记的心里,却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杨书记搞这个果园就是为村民找发家致富的路子。

  而周安如果到了小清河建厂,都对他们村民的生活,会起到非常大作用。

  周安也知道这事兹事体大,不可能马上就能得到杨书记的答复。

  “好的,杨书记,有了答复您就是在我们早上碰面的那条街上,有一个‘酒罢去’酒楼,您就去哪里找我就成。”

  杨书记点点头,原地走考虑这个酒楼是不是周安开的,而是深深沉入周安建厂后给小清河带来的变化。

  “那么眼下我就却一些制衣的设备了,不行我还要去南方那边看一看,有没有什么好的设备。”

  这是周安现在唯一需要的东西了。

  也是必须要的设备。

  听到周安这一说,李清昭眼神一转,然后对周安说道。

  “小周啊,你这开新厂销路还没打开,买新设备属实有点投入太大了。

  我认识一家成衣厂,他们最近换了一条新的设备,以前的老设备淘汰下来。

  我看你不如把这些设备买下来,这价格比新设备便宜多了。”

  周安一想也行,现在他还不知道自己要开的服装厂能不能在这个服装潮流中脱颖而出。

  在这种情况下,小投入对周安来说利大于弊。

  “真的?那真是太感谢您了李姨,我这是瞌睡有人给我送枕头啊,怎么好事都让我赶上了。”周安自嘲的笑道。

  “你那是走狗屎运了,还是赶紧帮我问问苹果的事吧,我也急着回去给村民打招呼,让他们做好采摘的准备,顺便商量你在小清河建服装厂的事。”

  “那行,李姨那就打扰了,以后再来麻烦您,您可不要嫌弃我啊。”周安也随杨书记一起站了起来。

  “不能够,你可是未来的大老板,说不定以后我们厂还指望着你活着呢。”

  李清昭没想到自己一句玩笑话,却在日后成了现实。

  周安要了李清昭的办公室电话后,就和杨书记一道出了纺织厂的大门。

  踏上摩托车,周安一直把杨书记送到汽车站。

  本来他还想把杨书记送到小清河,但被杨书记拒绝了。

  杨书记让周安抓紧去和他舅舅商量苹果的事,这可关系到二十户种植苹果的农户的出路啊!

  杨书记也是真急了,这几天二十户的农户天天上他家里闹。

  这也不能完全怪这些村民,花了钱花了那么大的人工,终于有成果了,可是这些成熟的苹果却卖不出去,放谁头上不难受。

  关键还有一些没有栽种苹果的人,在背后说风凉话,不管到了世界任何地方都有这种起哄架秧子的人。

  现在有好消息了,杨书记恨不得马上到村里,给这些种植户一个定心丸。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