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4章 铁衣寒光惊欢宴_盛唐夜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玉环替李隆基正了正头上的冲天冠,又将身上龙袍弄妥贴来。两人站在一面巨大的镜子前,看着镜中的白发与红颜,不禁都是一笑。

  “朕倒是想学叶畅,穿他那一身衣裳,既方便又英气。”李隆基唠叨道:“这厮也是,除了上朝之时穿穿官服,平日里多数是穿他那衣裳,带动得长安城里百姓,都有许多人穿之了。”

  “是啊,长安城人称之为叶裳。”杨玉环巧笑倩兮:“圣人也可以穿啊,想来圣人穿了,比之叶畅不知英俊多少。”

  “朕老了,穿那衣裳怎么会比得过叶畅?”李隆基这个时候有些伤感:“倒是爱妃,你如今和当初没有什么区别啊……”

  “说这个做什么……不过圣人,今夜不邀叶畅来么?”

  “召叶畅来,他就能将朕好端端的守岁搅掉,他的脾气,可不管这是不是守岁大事。”李隆基摇头道:“杨相等人,都不会欢喜他在场,不来也好,免得坏了大伙兴致。”

  “臣妾觉得,这叶畅倒也是一个奇人,无论喜不喜欢他的人,却都少不得谈他。”

  “你说的是,无论喜不喜欢他,却都不得不谈他……”

  杨玉环这一句话,李隆基觉得真是妙语,可谓一语中的。他治下的大唐进入了最繁荣的盛世,而与此同时,叶畅也将自己的烙印印在了大唐的社会生活之中。从石炭炉、地井、火炕到玻璃镜、马灯、辙轨列车,再到话本评书、报纸、足球,几乎百姓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之内,叶畅都带动起了变化。有些变化甚至是悄然无声,却极大地改变了如今的大唐。

  就是深居于宫的李隆基,也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这种改变。

  “大过年的,莫说那人,说咱们自己……”琢磨了一会儿之后,李隆基哑然失笑,叶畅就算改变了大唐又能如何,终究也只是他的一个大臣,自己一道旨意,他不就在家待罪么。

  他们到了前殿,就见已经有不少人在那里等着了,仔细看去,李隆基微微皱了一下眉。

  还有些人没有到啊。

  太子李亨还没有到,二十九娘寿安公主还没有到……

  “太子为何还未到?”李隆基问道。

  “奴婢已经派人去问了。”高力士在旁答:“说是殿下偶有不适,稍晚才能来。”

  “可遣太医去问诊了?”

  “殿下那边说,并无大碍,只是偶感风寒罢了,饮一服药发发汗便好。”

  听到这里,李隆基微微点头,目光在人群中转了转,看到站在自己位置上的永王李,笑着向他招招手:“儿,到朕身边来。”

  李大步而来,比起李亨,他要年轻太多,正值壮年,故此龙行虎步,看上去英姿雄武。到得李隆基与杨玉环面前,他躬身行礼:“儿臣叩见父皇、娘娘,父皇、娘娘万安。”

  “儿今日来得挺早,今日宴饮,便在娘娘之侧吧。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