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计_盛唐夜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人倒不完全是草包。”

  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推镰,皇甫惟明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意。

  听得他的评论,那边王难得笑着道:“据闻长安城中,他制出的水泥,可化泥砂为石,已经用于铺路建房和筑城之上,他倒是有几分本领的……只不过性子傲了,得罪了大夫。”

  “嘿”皇甫惟明瞪了他一眼:“休想替他求情,一无知竖子,胆敢擅评边事,不受些教训丨哪里知龗道天高地厚”

  这是他第一次透露自己为何为难叶畅。

  王难得知龗道长安城中的事情,皇甫惟明如何不知?而且,有些事情,他知龗道的比王难得更清楚,比如说,叶畅拿金城公主的旧事,猛烈抨击和亲之策。

  这可是皇甫惟明的旧伤疤

  当初金城公主和亲之时,朝野内外,不是没有反对之声,特别是后来犬戎屡屡背盟,侵犯边疆,故此李隆基也是心怀憎恨。开元十八年时,入侵屡屡受挫的犬戎又向大唐求和,李隆基原是不许的,可是皇甫惟明得知后劝说李隆基,将犬戎的强盗本性造成的边患,说成“边军将务邀一时之功”,“伪作功状以希勋爵”,劝李隆基接受请和,以为如此可以“永息边境”,是“永代安人之道”。

  也就是说,他皇甫惟明原是对犬戎的竭力主和派,还被李隆基遣为使者,入犬戎看望过金城公主。只不过犬戎狼子野心,岂会因为他一力主和而有改变,内侵依然,边患不宁,还大败了麻痹大意的陇右节度使盖嘉运。

  而李隆基不知是如何想的,竟然派此时已经高升为检校司农卿的皇甫惟明来接替盖嘉运。至于是因为他曾出使犬戎熟悉边境情形,还是想到他力主求和而致今日局面,才派他来此,那就不得而知了

  故此,主和,乃是他皇甫惟明洗刷不掉的旧伤疤,虽然他成为边将之后,也拼命备战,期待能以战功升官回到长安,但若是有人提起他当年主和事,他必然心中大怒。

  偏偏叶畅的那番议论,也通过某种渠道,被他所知晓。

  他自然明白,让他知晓此事的人不怀好意,想借他的刀,除掉叶畅这个眼中钉,不过无所谓,叶畅那番边策,让他难堪,他原本也就没有多少善意。

  至于玉真长公主的面子,象他这样跟太子关系亲近的人自然知龗道,爱给就给,实在不给,难道说玉真长公主还能跑到三郎皇帝面前去哭去?

  王难得听得他这样说,只能嘿嘿一笑。

  皇甫惟明待他不薄,甚至可以说有知遇之恩,王难得犹自记得,杀死犬戎赞普子后被皇甫惟明推荐给天子,殿前演试当时情形的荣耀。

  “这东西留着,无论他此次成不成事,今后都能有用。不过你放心,我只是给他一点教训丨他既然有这等本领,总不好让他真送了性命……他不是向你借人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