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章 天公应时_从解脱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上午。

  暴雨中二十匹高头大马打头,八十蹄落地陷浅坑,声如奔雷,直压住暴雨声。

  其后是两辆黑色小轿车,冲击着雨水,不紧不慢的跟在十几骑兵之后。

  再其后是五辆灰黄色运兵卡车,五辆卡车后排车厢两侧,各露出一支黑洞洞的“乾宁”重机枪

  五辆卡车,十挺重机枪。

  “乾宁”重机枪,仿制的是泰西国吕克沁重机枪,一八八三年由泰西人吕克沁发明制造。

  第一把真正意义上的自动机枪,理论射速六百发每分钟,换而言之,理论上一分钟可以射死两百到三百个练气七层以上的高阶练气士。罡气罩在这玩意面前,和纸糊的没区别。

  吕克沁重机枪的出现,正式开启了现代化机械战争的大门。

  一八九四年,在泰西红毛人殖民扩张的一场战争中,五十名红毛士兵凭借四挺吕克沁机枪,战胜了五千军队的麦塔比利人,当场射杀超过三千名麦塔比利人士兵。

  在乾国,一八八九年由简称“宁厂”的金陵兵工厂对吕克沁机枪仿制,所以仿制后取名为乾宁重机枪,但当时并未量产。进入民国后,金陵兵工厂换人主导,才算是正式量产,但数量稀少,价格昂贵。

  驻扎南余道的第九混成旅,近万名士兵,乾宁重机枪也只有二十挺。

  不单如此,运兵卡车是比乾宁重机枪更稀少的玩意。

  一九零二年,乾国申城龙飞汽车行第一次仿制出了泰西式汽车,但其重要零件,如发动机,后轴,电气设备,轮胎,全是外国进口。龙飞汽车行的仿制,莫不如说是组装。

  乾国被毒雾封锁后,失去了汽车零件来源,尽管找到了国产自行仿制的法子,但因为产量低下,价格并未下去,一辆汽车出厂价动辄三四千块银元,而且还供不应求,以至于到了市场上,不加价一两千,买不到。

  骑兵马蹄如雷轰,汽车引擎如嘶吼,如此电闪雷鸣,乌云盖顶的天穹之下。

  两辆小汽车,五辆运兵卡车装载的上百名第九混成旅精锐、十挺重机枪、二十名装备精良的骑兵组成的车队,犹如一条威势并重的黑龙,冲破雨幕,驶离余江城,直冲向水天相交的远方。

  严整肃杀。

  整个南余道有如此威势的,自然就只能是南余道镇守使,中央军驻扎余江第九混成旅旅长,少将军衔,封号南威将军,管春武是也。

  他此行是前往省城,与其他胡系将领,开会磋商与北方刘系军阀冲突事宜。

  余江城东城墙,东城门下,泾渭分明的两支队伍,排头前各一名身穿同样土黄色军服,脚踏长筒军靴,留有翘尖八字胡的男人各自在黑伞下,目送镇守使车队的离去。

  翘尖八字胡,是泰西人的习惯,主要是泰西贵族喜欢留,众所周知,现如今大乾民国的各军头,几乎都是从旧乾朝聘请的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