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章 名臣杜断_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实证明李世民真的很着急。

  冯智戴当初进京的时候可是自己跟着李世民派来的人去长安的,而他带过来支援李世民的人则是在洛阳驻扎了整整半个月还要多一点儿后才被允许进京。

  这还不算,所有岭南的将士都是还未到长安城就直接被打散编入不同的军队中,直到征讨罗艺结束之后这些将士才集合起来返回了岭南。

  这冯智彧也懂,毕竟是皇帝,考虑的事情多。叛乱嘛,哪个皇帝不怕?

  不过这次不一样,冯智彧到了洛阳驿站后仅仅过了一天后就见到了长安来的人,只是这来的人有些出乎了冯智彧的想象。

  莱国公杜如晦。

  不对,他现在还只是蔡国公,官拜太子左庶子、吏部尚书。

  “蔡国公亲自过来是小子没想到的,辛苦蔡国公了。”

  看着这个历史上有名的“杜断”,冯智彧多少还是有些感慨的。

  历史上房谋杜断的杜断,李世民的从龙之臣,在这被后世传颂的大唐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杜如晦当真算得上是这贞观之治的中流砥柱之一了。

  “初见小郎君,本该以礼相待,但时机不对场合也不是很恰当,某就不唠叨了,还请小郎君随某进京,尽快赈灾才是真正的大事。”

  冯智彧无官在身,也没有什么功名,所以杜如晦直接用了坊间的称呼而非官场上的称呼,态度也很是随和。

  要说这四十万石的粮食的确不是个小数目,这初唐能拿出来这个数字的也不在少数,但这说的只是能不能拿出来,而不是愿不愿拿出来。

  这天下的田地是有数儿的,粮食的产量也是有数儿的,如非遇到天灾人祸的话很少会有像今年这种绝收的情况发生,所以佃租赋税这些都是如实交上去了。

  可交是交了,但等百姓们需要了的时候却再也见不到了。

  除了朝廷之外没有人会在这种年头给百姓发放赈灾粮,如果你早有善名在外也就罢了,若是没有,那么你散了家财也得不到好处,因为皇帝是要猜忌的。

  所以,冯智彧带来的四十余万石的粮食也只能走官方渠道。

  真要说起来的话其实冯家自己发放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样能最大限度的让这些粮食到达真正需要他们的人手中,但是这就有些喧宾夺主了,去年冯智戴带兵进京驰援的动作也就白做了。

  有了杜如晦的到来后面的事情就简单多了,两万余将士被留在了洛阳,粮食则由杜如晦带来的人所接手,而且还当着冯智彧和杜如晦的面进行了清点。

  随后,冯智彧就跟上了杜如晦,朝着这个时代政治和权利的中心出发。

  长安,这个地方冯智彧想了很久,不是他很喜欢这个地方,也不是他很想来这个地方,只是作为这个时代最出名的城市,所以冯智彧还是想看看的。

  看看这被后世成为盛世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