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八章 党争祸国_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承昊手捏几张证供坐在马车上,眉头深锁,天还有点凉,但他手心却已经冒出了汗水。

  他这会儿真的很紧张,倒不是这稿纸上写的东西有什么问题,主要是张斌让他去忽悠皇上。

  张斌并没有在他面前掩饰其清除阉党余孽,控制整个朝堂的野心,因为如果不告诉他目标,他这颗重要的棋子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温体仁、钱象坤、谢升、张至发、谢陛、张四知等等,想起这些阉党余孽,浙党和齐党的大佬,他心里就一阵发毛,这些人,他硬撼一个都撼不动,现在,张斌竟然让他把这帮人全干翻!

  毕懋康、蔡善继、邹维琏、陈子壮、倪元璐、钱士晋等等,这些清廉正直的名臣,竟然真的是张斌的亲信,这个张斌也没有向他隐瞒,因为他要用这些人来取代浙党和齐党,控制整个朝堂!

  这一切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张斌这盘棋下的也太大了,太惊世骇俗了!

  张斌还跟他说了,这次的全盘行动就是投名状,如果他能经过这次考验,就能真正进入其核心阵营,隐含的意思他也明白,如果这次他不好好干,很有可能会被无情的清理掉,因为他通敌叛国的铁证还在张斌手里呢。

  忽悠皇上他是很拿手,但是,这次张斌让他忽悠皇上的内容实在是太震撼、太敏感了,一不小心就会惹得皇上大怒,他这个忽悠皇上的老手都不免紧张的手心冒汗,心惊肉跳。

  他正在那紧张的思索着忽悠皇上的事情呢,午门外的六科值房已然到了,都到这里了,再紧张也得上了,他深深的吸了口气,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随即毅然跳下马车,踏着坚定的步伐往乾清宫走去。

  崇祯这个人虽然生性多疑,但是,他并不是没有付出过信任,像崇祯元年到崇祯三年,他就很信任东林那几个遗臣,崇祯四年之后,他一直对温体仁信任有佳,不管别人怎么“诋毁”,他都一直坚定的信任着这个大奸臣,可惜,历史上,崇祯并没有遇到过像李东阳、张居正这种值得他付出信任的治世能臣,如果有,崇祯或许还不会成为亡国之君。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围绕在他身边的基本上都是些只知道争权夺利,完全不顾大明存亡的奸臣,正因为这样,他才会一次次的付出信任,一次次的失望,以致他在十七年之内换了五十多个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也被他换了十多个!

  这会儿,他已经隐隐有点怀疑温体仁了,他对黄承昊倒是越来越信任了,因为当初王应熊说黄承昊窥视吏部尚书之位,还妄图入阁为相,但是,王应熊被他收拾了以后,黄承昊根本就没露出一点入阁为相的想法,新上任的吏部尚书薛国观也跟他没有任何牵连,这足以证明黄承昊之所以去查王应熊完全是因为王应熊有问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