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五十三章 定州战守_狙击南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军之辎重。待野利荣率两万生兵抵达后,令其将此砦拔除,武器收缴,人畜不留。”

  夏国大军在稍稍耽搁之后,继续上路,同时大军高度戒备。丝毫不因敌军只有数百人而放松警惕。察哥之谨小慎微可见一斑。而破军砦的华军除了虎视眈眈,并未有异常举动。

  眼下的情形虽然与当日女儿岭阻击战有些相似,但地形却完全不同——当日女儿岭下,山道宽不过数十丈。前有大河。后有追兵。金军别无选择,只有先攻下山头,才能逃脱。而此处大道平阔。宽达数里,根本不可能拦截,更何况还是夏军的主场。若非察哥急于赶路,不想过多纠缠,只需把后方的攻城器具调上来,打掉这个弹丸之地,不过一日半日之事。

  ……

  初八黄昏时分,夏军赶到定州城下,安营扎寨。定州华军的反应则在意料之中——坚壁清野,四门坚闭,荷枪实弹,严阵以待。

  掘壕立栅,堆土为垒,非一日之功。真到了真刀真枪的时候,察哥倒不急于进攻了。率领卫队,围绕着定州城反复观察。先后否决了部下提出的截水断流、掘地道攻、蚁附攻城之策。

  定州有三条河流灌入,其中一条是黄河,一个月的时间,怕都不够填河;地道攻击乃是华军强项,防御必然严密,而且定州城基极为牢固,操作不易;蚁附攻城?以今日所见华军之火器,损失只怕会很惨重。打下定州还好,若兵力损失太大,定州也未能拿下,事情就棘手了。

  最后察哥决定充分发挥主场作战、兵力数倍于敌的优势,采用“垒城法”攻取定州。

  所谓“垒城法”,就是堆土为城,高度与所围城墙一致,甚至更高。首先选取一处城头石矢难及的距离开始堆土,达到理想高度后,便可运土、倾土,向前推进,不断缩小两城间的距离。直到护城壕下,土城与城墙的空间再不能成为大军攻城的阻碍。如此,攻方便可与守方在同一高度下对战,甚至架桥登城。

  要实施这种攻城法,必须达成以下几个条件:附近有丘陵高山,可源源不断取土;时在夏秋之季,土质松软易掘,又不虞雨势连绵,土城变泥潭;兵力占绝对优势。

  天时有了(夏季),地利有了(近山),兵力有了,垒城战,条件达成。

  五月初十,夏军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同时堆土,起始距离在百丈之外。这样远的距离,无论是飞雷炮还是飞弹器都无法企及,也只能沉默地看着城下的夏军辅兵、役夫,如蚂蚁般来回穿梭,从附近山峁取土堆城。

  夏军还撒出大量骑兵,在定州六个城门附近游弋,以防华军突然出城袭击。

  五月十三,经过四天不懈努力,三个呈长条形、宽十丈、比定州城还高出半丈的土城,已延伸到距定州三十丈处。而城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