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一章 最后一战_狙击南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盟与十五郎同样准时出现,出手就是一个大红包,太感谢了!同时感谢“小猪在狂奔”的小红包。)

  金国没有立刻答复,声称滋事体大,需郑重考虑,请华王多宽限时日。

  事关国家命运与个人荣辱,这要求的确不算过份,但北伐集团军军部斩钉截铁地回复,只许半个月。

  有眼睛的人,都可以看出,这是金人的缓兵之计,天诛军为何许之以半个月之久呢?原因很简单,天诛军同样也需要半个月的准备时间。

  八万天诛军,强势入侵,横行千里,狂扫数十州,大有一战灭国之势。战争初期一切顺利,但随着大军不断深入,战线持续拉长,后勤的压力日益凸显出来。尽管此前已动员了近三万役夫,而且许多州县都是不战而降,可就地征调粮食、物资与役力,但当天诛北伐军越来越深入到辽东腹地之时,后勤与治安方面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天枢势力的对金策略是蚕食占领,而不是像金国南侵那般,捞一把就走。自古以来,对占领军而言,最头痛的就是占领容易巩固难。要巩固占领地,最基本的两样就是军事、民生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军事,维持治安,镇压反抗,确保不出现后院起火;民生,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商业流通,最重要的是,粮食!有粮,民心即安,无粮,民心即乱。

  后方需要军队维持治安,保障粮道安全。需要足够的粮食,稳定民心;同样,前线也需要尽可能多的军队,完成对上京的包围;需要更多的粮食与军用物资,支撑这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战。

  这是一个矛盾,如何平衡,在保障后方稳固的同时。又不影响前线战事,最考量统帅能力。

  当狄烈率领着东线数万大军,踏足女真人的发源地按出虎水,望见了上京那隐隐绰绰的如线城墙后,并未急于进攻,而是驻军于城下。并向全军下令,放缓攻击步伐。同时加强后勤运输,一方面将伤亡战士尽数运送回设立在真定府的临时野战医院,一方面尽快将粮食、武器及过冬物资紧急运送上前线。

  此时已是十月初,天气一日凉甚一日,而天诛军战士大多还是身着夏装单衣,宿营时。也只有一张薄毯或皮裘。现在勉强还能顶得住,按当地人的说法,往年十月中或月底,天气必然转寒,甚至下雪亦不足为奇。若是再过得半个月,冬季被服尚未能运抵的话,估计够呛。

  首先要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打击敌人。所以当务之急。不是急于攻城,而是要为下一步的围城及总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此时金军的兵力还剩下最后两大块:上京(今黑龙江阿城)与肇州(今大庆)。

  上京撑死了不过三万人马,其中半数是新募兵丁,估计连守城都够呛,不过仍有万余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