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章 难得场景_华娱之光影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月14日,周日,《中国合伙人》上线公映的第三天。

  严格说起来,其实各大院线原本并不看好《中国合伙人》能够在票房市场上有多好的收益,周五那天能够给到24%的排片,已经是中影和光纤传媒做足了工作的结果了。

  即便如此,其中仍然不乏有院线经理暗自腹诽:韩山平为了能在离任之前给自己留下一个好的履历,为了迎合上峰的‘China梦’理念,已经走火入魔了。

  一个二十二岁的毛头小子,执导这样一部以‘中国’为前缀的电影,题材还是横跨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迁……

  老天在上!

  三十年前,导演李墨还不知道在哪好不好……

  对于那个年代的事情,人物,感情投射,这些方方面面的细节都需要导演来拿主意……

  李墨?行吗?

  直到《中国合伙人》上映的当天,仍然有很多院校做好了如果收益不好,那就马上改变排片时间表的打算。

  然而,《中国合伙人》用两天破亿的成绩,狠狠的扇了所有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利益在前,本就是追逐利益的各大院线自然不是傻子。

  根本不用中影或者是光纤传媒再做什么工作,14号,也就是周日一大早,几乎所有的院线都下发了通知,继周六之后,再次调高《中国合伙人》的排片量。

  这倒也不能说院线市侩。

  做院线这门行当,最重要的不是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也不是迎来送往的交际应酬,而是对于市场和观众喜好的精准把握。

  如今情况已经非常清楚了,《中国合伙人》在高口碑的带动下,已经可以预期到,未来必定有高额的收益。

  既然一天的放映场次终究是有限的,那么现在放映《中国合伙人》既有钱赚,还能卖中影,光纤传媒一个人情,那么还有谁还愿意选择把宝贵的排片浪费在诸如《大海啸之鲨口逃生》,《白昼冷光》,《叛谍追击》这样既没有宣传,也没有关注度的电影上呢?

  早上九点,帝都UME院线的票务前台夏铭,准时来到了自己工作的华星影城。

  虽然今天第一场电影的放映时间是在早上9点40分,但是在这个没有淘票票,猫眼电影的年代,即便有寥寥几家团购网站可以在网上购买电影票,但那种‘购买’方式还是很原始的。

  这个年代的方式只能够保证以低价买到电影票,至于想看哪场,什么座位,还是得购票人亲自前往电影院前台,拿着买到的兑换码进行换购。

  然而,即便是这种‘原始’的网上购票方式,能够熟练运用的依然是年纪在25岁到三十岁左右的年轻群体。

  所以一般到了周末,作为票务前台的夏铭,工作量都会比平时非工作日多上好几倍。

  当夏铭换好工作服,坐到票务柜台后面的时候,已经有不少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