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四章 40吨级重型运输直升机_航空大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用得上它。我们的苏联老大歌呢,现在也在研制四十吨级重型运输直升机,现在我们就是要超越老大哥!”

  掌声非常的热烈,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振奋的消息,超越苏联老大哥,在运输直升机领域成为世界第一。

  接下来手长宣布了相关的任务,李思远负责总体设计和技术支持,并且担任名誉总师,而真正的总设计师是周福生。

  配套的系统,也有相关的厂所来负责。

  比如说大功率的涡轴八发动机,便是由南方动力来负责研制,当然这也是离不开李思远的设计方桉和技术上的支持了。

  手长们讲话结束后,李思远大步走到台上,打开了设计图纸,开始介绍总体设计方桉了。

  手长们都非常的感兴趣,只见设计方桉写得很清楚,直八采用传统的单旋翼带尾桨的布局,装三台大功率涡轴发动机,单台功率四千一百千瓦,这相当于是比米六直升机要多了一台发动机,因此功率比米六要高出百分之五十。

  之所以这样设计呢,也是为了让直八有更好的飞行性能,特别是这样的动力,才可以上高原,如果是两台四千千瓦涡轴发动机,那肯定就不行了。

  因为在高原地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会缩减很多的,海拔越高越是如此。

  所以要上高原,直升机就必须要有充足的动力储备,所以这套动力看起来有点浪费,但实际上不然。

  所以不论是直七,还是直八,它们的功率重量比,都超过苏联的直升机不少,这是因为有上高原的需求。

  苏联的直升机不存在这个需要,所以他们就不需要设计那么强的动力。

  有了直七的三千三百千瓦涡轴七发动机打下的基础,所以要研制四千一百千瓦涡轴发动机,也不算什么难事了。

  在旋翼系统的设计方面,李思远的设计方桉也是超过苏联老大哥的,比如说球柔性旋翼系统,它不但采用复合材料制造旋翼,而且设计了弹性轴承,减轻了桨毂重量,可靠性高,这比苏联的设计要先进多了,那可是相当于李思远重生前的八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了。

  直八重型运输直升机,空重为二十五点五吨,这比米六轻了一吨多,最大起飞重量则是一样的四十二点五吨。

  在燃油方面,直八也是要更多一些,达到六点六吨的内油,同时也可以外挂三点六吨的副油箱燃料。

  不仅如此,在机舱内还可以装几吨,这样它的最大转场航程达到一千五百公里,载重八吨时的航程达到六百八十公里。

  在速度方面,直八也是更快的,最大速度达到三百三十公里每小时,巡航速度二百七十公里每小时。

  实用升限更是达到六千五百米,这比米六足足多了两千米,所以它能够在高原起降,这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直八直升机的货舱也是相当的大,可以轻松的塞进两辆卡车,也可以搭载一辆装甲战车。

  所以在李思远把设计方桉介绍完之后,全场都沸腾了,这么先进的重型运输直升机,真的太好了。

  手长们也很欣慰啊,这要是研制出来了,一定会扬我国威呀。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