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康安_我的系统能鉴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业,为了配合瓷业公司的设立,教育下一代,官立的瓷业学堂成立了,系统地授课,课程涉及数理化和历史、语文、绘画等多方面,还特别从国外聘任绘画和工艺技师授课,其中“永久科”四年制,以有文化基础的窑户子弟为主要招生对象,用来培养专门的骨干技术,凭着原来制窑大师的名头,不顾康安的反对,康图将其塞进了江西瓷业学校,晏磬书便随着康安一起,系统地学习了绘画以及科技手段制瓷的技艺。

  1911年,康安毕业,而康图也因为酗酒过度,突然暴毙,康安进入了江西瓷业公司工作,回到了他与父亲曾经烧制过的窑厂,可一切却变得面目全非,由于炼泥的方法不同,烧制出的胎体的硬度要比之前的更高,且颜色更白,是一种生硬的冷白,颜料为化学颜料,色彩艳俗,绘制在胎体上有一种漂浮的感觉,为了节省成品,图案的绘制更是粗制乱造,几笔带过,形象呆板,没有艺术价值。

  而如今,Z国的制瓷业遭受着国际市场的冲击,在洋瓷以及R国瓷器的冲击下,制瓷业岌岌可危,完全不复前朝的盛况,而他的父亲,在此前,一直以自己是景德镇的窑工而自豪,如今这份自豪变成了一文不值的东西,成为禁锢他父亲的枷锁,成为了毁坏他家庭的导火索。眼看着双亲郁郁而终,苦学几十年的父亲弟子只能从事一些体力活,景德镇的瓷器不再是高官贵族的御用之物,他童年时的乐园成为了冰冷的机器工厂,他觉得,他需要做些什么,这个地方需要改变。

  经过学校教育的他并非完全排斥机械制作,他明白随着时代的发展,手艺人的生存空间必然会面临科学技术的挑战,他不想这样,他想为手工制作谋求一条新的出路,将科技与手工结合在一起。

  1927年,中央大学工学院开设了陶瓷、冶炼、玻璃三个实验厂,最初以钢铁和陶瓷研究为主,对古陶瓷进行结构分析,通过物理测试、化学实验等自然科学手段,分析古陶瓷胎、釉化学组成以及烧造过程等工艺情况,科学地总结我国古代的制瓷工艺。

  与此同时,康安也成为了江西瓷业公司的负责人,他聘请了中央大学工程院的学生,将最先进的制瓷技术使用在景德镇的瓷器上,改良烧造方法。同时,也不忘手工制作的艺术,他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画工上,他先是聘请了有名的瓷画大师,创作瓷器图案,形成一个带有个人风格的品牌,后来,为了销售需要,他设计了风格具有Z国特色,质量极佳的粉彩牡丹纹茶碗作为公司的主推瓷器,试图打开国外市场,可惜这次野心勃勃的扩张在第一轮试水中就遇到了困难,江西瓷业公司缺乏名气,在早已名扬海外的国外瓷器中名声不显,即使样式以及质量皆比得上其他瓷器,但没有人尝试购买,缺乏宣传的途径。

  到了1929年,康安的机会来了,M国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有一个极为独特的口红效应,就是女人因无力购买奢侈品,故而退而求其次,购买价格相对较低的口红,因此,口红的销量反而增加了,康安便利用的女人的这种心理,向M国市场输送江西瓷业公司的瓷器,每件只卖一美元,这批瓷器的到了M国人的强烈吹捧,尤其是牡丹纹茶碗系列,M国人喜爱喝咖啡,色彩艳丽的牡丹纹茶碗很好地满足了他们的欲望,将茶碗作为咖啡杯,提升生活质量。

  通过这次机会,江西瓷业公司侵占了部分国外市场,然而好景不长,战争爆发了,时局动荡,大量的瓷业公司纷纷倒闭,江西瓷业公司也准备暂时关闭,避其锋芒,然而,康安并不打算离开,他在这个地方生活了一辈子,他的整个人生围绕着瓷器而活,从儿时父亲手把手的教导,到学堂上系统的教育,到公司里竭尽全力的创新,他已经离不开这些精细而又脆弱的物件,他就这样,一个人,在这个空旷的窑厂中,和他的瓷器陪伴着,直到战火引燃了厂房,他与他的瓷器一起,消失在了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

  卧室的大床上,晏磬书微微睁开了双眼,一滴泪珠从他的眼角滑过。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