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七六章_恰逢雨连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衙门的时候,柳大人还叮嘱下官,说等此间事毕,请孙大人到都察院喝茶哩。”

  苏晋连夜又将《随律》,《随法典要》以及《京师街巷志》翻看了一遍。

  大理寺都察院两位堂官并头找上门来,她不敢怠慢,加之日前看过的贡士名册,心里猜到这次的仕子闹事并非面上看着那么简单。

  自古科场案无一不是一场连皮沾着骨头的血雨腥风。

  景元帝更非仁慈的皇帝,十余年前那场声势浩大的谋逆案,罢中书省,废宰相,株九族,牵连万余人,直至今日还在追查同党。

  苏晋知道,也正因为此,柳朝明才没有去找五军都督府,没有去找上十二卫,而是吩咐区区应天府带着衙差去拿人,若当真有仕子闹事,只当是暴民收押。

  只有将事件的本质化繁为简,才不至于酿成大祸。

  到底是做学问做惯了的人,翻起书来如老僧入定,直至外头响起拍门声,苏晋才回过神来。

  天边已泛鱼肚白,刘义褚捧着盏热茶,打着呵欠歆羡道“还是你好福气。”

  苏晋道“怎么?”

  刘义褚郁郁道“昨夜孙老贼点天兵天将,二更天便叫我们起身,跟他去城内各个点巡视,你是张大人点名留下镇场子的,唯独没吵了你。”

  苏晋道“既然把人都带走了,你怎么还在?”

  刘义褚道“不留下我,你还盼着孙老贼能把周皋言留下?他巴不得你倒八辈子血霉,把人都带走,也是铁了心不叫你好过。你还是求菩萨保佑,今儿可千万别出事儿,否则孙老贼在外巡视,顶多算个办事不利,你这镇场子的没镇住,当心都察院的柳当家活剥了你的皮。”

  苏晋皱眉道“眼下衙门还剩多少人?”

  刘义褚道“算上我,也就十来人吧。”说着,忽然用手肘撞了一下苏晋,乐道“我说你这厮怎么荤腥不沾,原来竟藏了个仙女儿似的相好,嘴还挺严实。”

  苏晋听他满嘴胡诌,面无表情地将门闩上,换了身浅青直裰,匆匆洗了把脸,才又将门打开,一边冷声道“你上回诬蔑皋言有个相好,结果那人是……”

  话说到一半便顿住了,门外站着的人,已从刘义褚变作一身着藕色衣裳的女子。

  日出将明,风从天末吹来,西角挺拔的碧竹仿佛染上一蓬清霜,女子原还在四下张望,循声望来,看到苏晋,呆了半日才问“是……苏公子?”

  仕子闹事后,晏子言质疑春闱有舞弊之实,皇上授命他为主审,一连数日都扎在翰林院,重断会试的卷宗。

  却越断越无奈。

  会试的好文章,的确大都出自南方仕子之手。

  看来沈奚的话不假,南北两地的仕子确实存在差距注),所谓的科场舞弊,也许真的只是误会。

  晏子言觉得自己审卷都快审出魔怔来了,回到詹事府,听说左都御史来找,头一个念头竟是柳大人是南方人,难怪做了都御史;尔后见到跟着柳朝明而来的苏晋,心想,这位也是南方人,难怪是二甲登科的进士。

  直到听了这二人的来意,他才回了魂,看了苏晋两眼,轻笑道“我还道你一个区区从八品知事,任暄怎么肯由着你来正午门前问责本官,原来他是得了这样的好处。买卖做得不错,拿着本官的颜面去换十七殿下的人情,本钱不过是你的才学,他一本万利,赚得盆满钵满。只是可惜了当年长平侯兵马中原战无不胜,生出个儿子,竟是个四体不勤的生意经。”

  他这一番话说得尖酸刻薄,但往细里一想,却是参破其中道理。

  苏晋不是不明白,她答了策问去找任暄,乃是有事相求,实属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无意一争长短。

  晏子言斜着又瞧苏晋一眼,觉得此人虽看上去清雅内敛,没成想竟有个杀伐果决的个性。仕子闹事当日,若不是苏晋命人将晏子萋绑了送回府,也不知他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妹妹能闯出甚么祸来。

  这么想着,顺口就问了句“你不是受了伤?”

  恰逢雨连天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