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我们错了吗?_我的笑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不知道我做的对不对,即使时隔多年,我依旧为这件事而苦恼着,它就如一根木刺扎在我的身上,虽不致命,但是也会让我鲜血直流。是的,这件事情的发生以及我所充当的角色,让我感到自己很是不光彩。

  虽然说当时我们的国家在这几年前就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面对大量适龄入学儿童数量的激增,人们已经感到力不从心。师范学校大量扩招,民办教师转正进编,而所做的这些根本就解决不了眼前所面临的问题,除了解决人的问题,还必须要解决因学生数量的激增而造成学生用房短缺的现象。此时,建设足够多的教室变成了当时各个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人们总不能把这些孩子放在露天地里上课,力不从心的人们想到了只有当时才有的一种针对孩子家长的收费项目,这就是教育附加费。

  记得,当时收取的教育附加费是按照每个家庭的具体人数收取的,人均几十元,虽是区区几十元的教育附加费,但是在那个经济尚刚刚好转的社会,这笔钱无疑是一个家庭很大的一笔支出。人们想用这些集资性质的教育附加费弥补校园建设上资金的不足,可是当时还不算富裕的人们是极不愿意掏这笔钱的。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名词,在这之前的许多年里,孩子上学只需要缴纳两项费用,一是学杂费,用于学校日常的水电等办公费用的支出,二是学生的书本费,用于学生上学时候的教材作业本等费用支出,这两笔钱都是需要在开学的时候缴纳给学校的。随着经济好转、国力提升,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真正实行,这两项费用现在早已禁止收取,现在的孩子已经真正享受到了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

  可是,在当时的那个年代里不行,在当时的那个年代里孩子们上学全都要缴纳学杂费和书本费,除此以外,面对校园建设的大量资金需求,人们开始征收每家每户的教育附加费。这是让家长,也是让教师们普遍想不清楚的一件事,说实话,一切的想不懂还是因为当时百姓手里没有钱,国家的财力也实在有限,要想在短期内达到校园建设的目标,或许当时的人们也只能这样做。

  记得,当时的学校领导对我们开会宣读了对学生收取教育附加费的规定,村居领导也已经大张旗鼓的对居民宣传了收取教育附加费的无比重要性和强制缴纳的规定。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一种收费项目,九月份新学期开学的时候,我们每位教师坐等学生交钱报到上学。

  8月30日,新学期学生报到的日子。大部分学生都来了,但是这些来的所有学生,竟然没有一名学生自愿缴纳教育附加费的,我们教师只好按照校长的要求,对这些前来报到的学生不予报名,并告诉他们回家带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