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 我家的新房子_我的笑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首尾相连的很长很长,后面有一位年迈的老奶奶手拿菜刀按照房屋需要的尺寸,把它们剁成十米左右一截一截的模样放在那里,只等着木匠师傅矫正好房梁和檩条后的一声大喊,母亲就会急匆匆的丢下手里的活计,从芦苇堆里翻找出早就已经准备好的一个竹编的篮子递给上梁的木工师傅。

  上梁是需要放鞭炮的,除了放鞭炮以外,主家还会提供一大竹篮子的糖果、饼干和馒头等之类的糖果点心散发给大家。准确的说,不是散发,而是母亲把早已准备好的装满糖果点心的竹篮子递给上梁师傅,随着旁边一位师傅点燃鞭炮,上梁的师傅就会在高处向着下面的人群扔这些糖果点心。此时下面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早就停下了手里的活计,一起来哄抢这些从天而降的糖果糕点。抢到的人喜笑颜开,抢不到的人也不必灰心丧气,因为站在房梁高处的木工师傅总是能够从上而下的看清楚下面的谁抢到了、谁没抢到?木工师傅总会善良的最后留几个专门扔向没有抢到糖果糕点的人。

  这是盖新房的一个重要环节,剩下的时间人们会抓紧时间给檩条铺上早已扎好的柴几子。生产队里的老水牛也早就被牵来帮忙,一位放牛的老爷爷早就牵着牛,在父亲早就准备好的一堆黄泥上,一边浇水一边让老水牛把这些硬硬的黄泥踩成厚厚黏黏的黄泥浆。

  房梁上面的师傅忙着铺着柴几子,下面的师傅则用箩筐挑着很粘稠的黄泥来到墙边,他们会用铁锨一锨一锨很轻松的把筐里的黄泥扔向站在屋檐的师傅。站在屋檐的师傅总是会像变戏法似的接住下面师傅扔过来的黄泥,然后顺势倒在已经铺好并被小木条固定好的柴几上,刚才还是那么透亮的屋顶突然变黑。挑泥的、接泥的总是那么的默契,此时还有几位师傅也是这样像变戏法似的扔瓦片、接瓦片,最后的工作则是由另外几个师傅专门把扔上来的黄泥均匀的涂抹在柴几上,并在上面一行一行的铺设着红红的瓦片。

  他们在忙活着,下面的人也一刻的不闲着。爷爷在掌勺烧菜,母亲和刚才扎柴几子的妇女则转战厨房,也是,房子还没盖好,根本就没有什么厨房,所有的一切都在露天完成。有的摘菜洗菜、有的刷碗洗盘子、有的去邻居家借桌椅板凳,一切都在好似慌乱的情况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电工师傅此时正在紧张忙乱的架设着电线、灯具,今晚新房落成典礼的最后一个环节还需要电工师傅的画龙点睛。只见电工师傅一句极为自信的“好”声落地,刚才还是朦朦胧胧的一片大宅立刻就会惊艳的展示在人们面前。

  随着新房落成的鞭炮齐鸣,附近的乡里乡亲便会在听到新房落成典礼的同时,带着他们最淳朴的贺礼来祝贺。祝贺的礼物很简单,往往是五斤白面、十个鸡蛋什么的,但是,无论是怎样寒酸的礼品,记账先生也总是会一无巨细的记录在案,以便于人们下次随礼时作为参考。

  这就是我记忆中老家盖新房的场景,虽历经久远,但总让我潸然泪下。。。。。。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