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七章:能造此船否?【第一更!(3k)】_回到南明当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奥茨玛回到了莫里斯号上,朱琳泽瞥了一眼怀表上的时间,现在是下午两点一刻,他给了奥茨玛一个小时的时间考虑,到了三点一刻,奥茨玛如果还不答应他的要求,他也不介意击沉或者缴获这艘福禄特船。

  福禄特是荷兰人主打的经济型商船,设计建造之时就偏重船只的运载量,而牺牲了船体强度和火力,早期的福禄特船甚至没有加装火炮。

  后来基于现实的教训,荷兰人还是牺牲了一些载货量,老老实实地给福禄特船加装了火炮。

  在整个17世纪荷兰人建造了超过两万艘福禄特船,是海上马车夫的主力运输船,这种船不仅荷兰人自己使用,也出口给英法西葡等国家。

  面前的这艘莫里斯号福禄特船很新,可能并非荷兰本土的造船厂所制造,而是由荷兰在巴达维亚的造船厂或者是其他殖民地造船厂所制造。

  虽然朱琳泽的火炮没荷兰人好,但不到三十米的距离他有信心一轮齐射将莫里斯号打成重伤,然后接舷跳帮肉搏打赢莫里斯号上的两百多名水手。

  在等待的一小时时间里,朱琳泽也没闲着,而是拿出纸笔,通过认真地观察将莫里斯号的外形给画下来,以作日后造船参考之用。

  他的脑子里也有可畏号乃至胜利号这种更先进的风帆战舰草图,但也仅仅只是草图,其内部构造设计朱琳泽也是不甚了了。再者,以他现在的造船技术就算将胜利号的图纸完全摆在他面前他也造不出来,当然,也没钱造。

  一艘胜利号朱琳泽记得就要消耗2000多颗大橡树,38吨的铁,单单原料这一项就足以劝退朱琳泽,更不用说还要人工,以及后续的维护和招募、训练水手的成本。

  可以说为了造船,18世纪到19世纪初的英伦三岛上的山林都被砍的光秃秃的,但大英帝国却变强了。

  这艘福禄特船的船身比较长,因此各桅之间的间距比较长,桅上可接上顶桅,使得桅杆能立的更高,还能够避免前后帆受力时互相干扰,当然也更方便水手操纵风帆。

  主桅和前桅上的主帆和顶帆用横帆,其上再分别挂一横帆,尾桅则挂用于操船的三角帆,其上则再挂上顶横帆,首斜杆上再撑一副加顶桅,上挂顶帆,其下则挂横帆。

  至于船体则是圆钝截面,配合细长的船身,可减小航行阻力,大大增加航行速度,但这也导致了其吃水较深,不利于浅水航行。

  早期的福禄特船没有这么细长,虽然航速方面不如后期福禄特船,但在吃水方面较之后期福禄特船有相当大的优势。

  花了大半个小时,朱琳泽终于画完了福禄特船的草图,让人叫来船匠匠头孟凡,指着莫里斯号问道:“孟匠头,你是龙江船厂鼎鼎有名的船匠,此船你能造否?”

  朱琳泽出航前也向沈廷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