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二章:势在必行的改革_回到南明当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历经南京之乱,朱由崧虽有皇帝之名,但已无皇帝之实。

  摄政监国的闽王掌握了朝廷的军政大权。这是朱琳泽摄政监国后的第一个早朝,朱琳泽坐于朱由崧之侧,正式听朝。

  朱由崧显已然心灰意冷,放弃了治疗,环着手在龙椅上直接睡了过去,睡梦中还想着回后宫之后翻牌子的事情。

  刚刚恢复司礼监掌印之为的韩赞周也任凭朱由崧睡去,并不着急叫醒朱由崧。

  万岁爷睡着了没事,只要闽王还醒着就行。

  “圣上,江西几遭兵祸,全境残破、民生凋敝,民众早已苦不堪言,臣为数百万江西百姓请命,恳请朝廷免除江西百姓今年的赋税。”

  江西总督袁继咸行色匆匆地从江西赶到南京,只为赶上今天的早朝,希望朝廷能够免除江西今年的赋税。

  此时潞王朱常淓已经在东林诸公和郑芝龙的簇拥下直接在福州称帝,就连监国的流程都不走了,直接改明年为靖武元年,可笑的是明年也正好是红光元年。

  潞王朱常淓移驾福州之时就遣人书信与袁继咸、何腾蛟这两位江西、湖广的大员。

  袁继咸不傻,江西上游的武昌有左梦庚部,下游有闽王,江西夹在中间掀不起什么风浪。

  再者,全年张献忠刚刚霍霍了江西,江西现在可谓是百废待兴,江西的百姓已经无法再承受兵祸。袁继咸是明白人,他要是表态拥立福州的靖武小朝廷,受苦的还是江西百姓。

  要是直接站队弘光朝廷,隔着武夷山,福建的靖武小朝廷也不能拿江西怎么样。

  “倪尚书,江西今年统共征收上来了多少赋税?”朱琳泽问倪元璐道。

  “银六十六万两,米八十二万石。”倪元璐上前奏报道。

  “朝廷所费甚巨,巨在军费,楚镇、鲁镇,及三总兵,崇祯十七年所费如下:楚镇额定营兵五万,需饷一百零八万两,鲁镇及三总兵有营兵各三万,总计十二万,总计需饷二百四十万两。

  除此之外,还有京营兵六万,需饷一百二十万两,湖广、中州、闽镇、粤镇等诸抚镇如黄斌卿、郑芝龙、郑鸿逵、郑彩等......”

  “别念了别念了,你就说说今年军饷总计耗费几何。”

  朱琳泽越听头越大,心情也愈发郁闷,合着就老子是冤大头没找朝廷要饷银,自己掏钱养军?就连郑芝龙等人的军费也全都算在朝廷头上?

  这弘光朝还真是一笔烂账,算下来一个战兵能分到二十两银子,这些银子要真能分到下面的营兵手里,养出来的兵自然不差。关键是这些银子多半是被上面吃空饷喝兵血的军官给瓜分了。

  闽王军的普通战兵一年也才只要二十四两的饷银。

  “仅军饷这一项合计七百五十万两有余,尚缺一百五十万两。”倪元璐奏报道。

  “除了楚镇、鲁镇、以及黄得功部的饷银照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