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章 巨额政务_朱由检方从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忠贤把一个箩筐拖到自己桌边,拿起一本开始批复。

  两个月前,山西布政使送来的折子,说治下的一个村子爆发瘟疫,当地县令处置得当,已将瘟疫平定,请求朝廷予以褒奖。

  看着奏折上的这个县令名字,朱由检想起在吏部看到的考评成绩,此人成绩优异,按理说也可以往上动一动了。

  此人管理的县是个赋税三万石以下的县,他是个从七品的下等知县。

  朱由检提笔将他升为一个税赋3万石以上,6万石以下的中等县的知县。

  虽然还是知县,但中等知县是正七品,给他升了半阶。

  处理完第一本,朱由检抬头看了眼朱常洛,户、礼、兵三位尚书在朱常洛身边告诉他该如何批复。

  吏部尚书郑继之到了朱由校身边,面无表情的给文盲朱由校念着奏折上的内容,朱由校噘着嘴,用人中和鼻子夹着一杆毛笔,完全没在听的样子。

  刑部尚书李鋕,工部尚书林如楚则站在自己身后,朱由检把批好的折子递给他们,头也不抬的道:“请两位大人雅正。”

  说完低头批第二本了,李鋕跟林如楚接过奏折看了看,相视的点点头,林如楚道:“殿下,升任官员这种事还是让皇上看看再发到吏部吧。”

  “皇爷爷给我根据考评成绩提拔官员之权,此人考评成绩优异,可以升任。”

  朱由检随口的一句话,让阁内除了朱由校以外的人纷纷朝他望来,朱由检浑然不觉,专心处理政务。

  六部的大概情况和国家情况都在他脑中,朱由检下笔如有神助,批复速度越来越快。

  相比之下,被三位尚书一起开动脑筋帮助的朱常洛,因为不是自己想的,批复速度比朱由检还要慢一些。

  再看旁边,吏部尚书郑继之给朱由校念完一道折子,朱由校不耐烦的把笔一扔,郁闷的抱怨:“我哪知道漕运该加派多少粮食,我要是知道要他们干嘛,下一本下一本。”

  郑继之为难道:“这…殿下,此事事关京城漕运,漕运粮食要是不足,京城米价就会涨价,就会有人趁机囤积居奇,甚至会饿死人啊。”

  朱由校靠着椅背,两脚搭在桌边:“你让我怎么办,我哪知道漕运该加派多少粮食?”

  “我来看看。”

  朱由检走到朱由校身边,从郑继之手里接过奏折。

  看了一遍后把折子拿到朱由校面前为他介绍:“哥,京城漕粮每年大概400万石左右,辽东可能爆发战事,相较往年京城漕粮要增加不少。

  按照京师人口,和大战爆发后可能涌入的人口计算,至少要南方加征60万石米才能稳定粮价,加上地方官推说在路上的耗米。可以批给他们25万石的耗米数额。

  去年南方各省税收尚可,今年可能打仗,可将一些粮食折成轻赍银备用。

  还有,这上面说内府光禄寺等衙门也要运米加耗,对衙门可以省一省,加个几万石就行了,总之耗米不能太高,哥,你按我说的办就行。”

  朱由校一脸懵逼:“那个…啥是耗米?”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