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9章 大灾与疫_朱由检方从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教,民间也笼统地称它们为白莲教。

  在明朝强盛的洪武、永乐年间,川、鄂、赣、鲁等地多次都发生白莲教徒武装暴动,

  仅被锦衣卫记录在案的,就有十字教、焚香教、混元教、红阳教等几十个分支。

  在徐四的奏本下写完批语后,把折子递给骆思恭:“此人当严密监视,务必顺藤摸瓜把他背后的势力一网打尽,实在不行再动手。”

  “臣谨记。”

  安排完对疑似五省白莲教头目的监视后,接着又是京察的事。

  根据明朝的规矩,京察时,南北两京四品以上的官员由皇帝亲自考察,四品以下的官员由吏部、都察院会同考察,如果考核不合格的官员,则会被直接罢黜,削职为民。

  这种制度没什么问题,但施行方式有很大问题。

  京察主要就通过臣子写“自陈疏”的形式,由臣子自己向皇帝报告过去六年自己在工作上的不足。

  试想一下,让你对你的顶头上司面前,说自己过去六年在工作上的失误,大多数人都会说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为了保住工作都会把大问题隐藏起来。

  这种制度在正德四年被确立,实施之初较为严格,两百多名官员中有8人被罢免,但到了正德十年时,已经没有一人因京察而罢黜。

  到了明朝后期,京察完全成了一种政治斗争工具,除了少数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会因自陈而去位,大部分人都可以安全过关。

  朱由检还得抽空看这些没营养的自陈疏,然后在下边批上“不允”二字。

  方从哲的自陈疏写的最真实,主要几句是:

  “臣禀质庸愚,才猷浅薄,蒙先帝不弃执掌内阁数载,而今臣年六十五岁,落齿有五,综理剧繁,力有不逮。

  入仕三十二年,感德之情无穷,报德之才不称,言思供职,有负初心。”

  硬是把自陈疏写成了辞职奏折,朱由检可不想放他走,提笔批复:“昔严嵩八十二岁尚任首辅重臣,卿不过六十五岁便言已老,为时过早。”

  除了看官员们的自陈疏,1622年还是科举年,从全国各地来的上万名举人进京赶考,朱由检已经没有精力主持殿试了。

  今年殿试由韩爌主持,殿试之后韩爌将自己与阁臣商议过的名单送到养心殿。

  今年科举的前三名是:文震孟、傅冠、陈仁锡。

  朱由检拿着名单寻找自己有印象的名字,找到了文震孟、文安之、卢象升、汪乔年、黄道周等人的名字。

  还找到一个汉奸:苗胙土。

  这些人里最有名的当属汪乔年和卢象升了,汪乔年刨了李自成祖坟,最后不屈而死,卢象升的天雄军是明末三大强兵之一。

  将这些人安排到翰林院里后,朱由检几日勤政,终于在几日后看到了侯恂举荐袁崇焕的折子。

  京察是先京官后地方官,京察之后,侯恂正好负责考评袁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