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8章 开始辍朝_朱由检方从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由检对比了两把枪改进后果的效果。

  改进后的燧发枪,在射程与精准度上都有所提升。

  朱由检端着燧发枪,线膛枪相较于滑膛枪,优点的确明显,但线膛枪并不算是能让明朝军队获得极大优势的武器。

  早在十五世纪初期,德国纽伦堡的一个铁匠就已经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把有膛线的线膛枪,不过这个时期的“膛线”还是直的。

  因为这个铁匠当时所考虑的并不是提升弹丸出膛之时的稳定性,而是为了减小装填弹丸之时的“摩擦力”,从而达到对装填速度的提升。

  到了1476年,螺旋型的膛线才出现在了意大利的文献记载上,膛线提升射程和精度的特性就已经开始凸显。

  毕竟是军器局好不容易弄出来的新技术,朱由检稍稍鼓励了他们一下,去视察别的项目。

  火炮的改进项目趋于小型化,徐光启和孙元化将火炮明确分为野战炮与城炮,城炮就是红夷大炮,佛郎机炮这种上千斤的重型火炮。

  野战炮如虎蹲炮之类的,可以被士兵携带快速移动的。

  明军未来将大规模装备野战炮,军器局研制出了一种212mm的青铜臼炮,炮管长69厘米长,相比于两三米长的红衣大炮,这门臼炮显得实在太短小了。

  前粗后敛,形如仰钟,两侧有耳,以4轮木质炮车承载。

  炮身铭有一行字:‘大明崇祯元年,军器局炮局甲字房制,总管监造徐光启,监造官员炮局总管孙元化,役匠王大德、周三喜。’

  这种臼炮的射程是和装药以及射击角度有关的,在45度下火炮射程大概在2里到3里。

  在为朱由检试炮后,徐光启拜请道:“臣请陛下为此炮命名。”

  朱由检把手放在冰冷的青铜炮身上:“威远将军。”

  “威远将军炮?好名字,为国利器,威慑远方。”

  火炮的研究进程朱由检还是满意的,接下来,来到军器局下属的蒸汽局。

  在蒸汽局新搭建的大型厂房里,一座三米高,十二米长的黝黑蒸汽机车头安静的坐落在厂房中央,几名穿着蓝色连体衣的工匠踩着梯子在蒸汽机上探讨内部结构。

  几人争论的很激烈,好像说不通就要打起来似的。

  蒸汽机周围摆放着十几张10平米左右的方木桌,桌上放着圆规、曲线板、三角板、游标卡尺等绘图工具,一张张图纸胡乱堆积在桌上。

  30多名工匠在桌边,或是绘图,或是聚在一起指点蒸汽机。

  朱由检没打扰其他人,随便拿起一张图纸,上面画着的机械组件他根本看不懂,递给徐光启:“多久能再改良一下?”

  徐光启接过图纸看了一眼,这是蒸气炉的部分,却只画了一半。

  “那要看用途,如果只是推动活塞的话现在已经可以了,并且已经用在冶铁、采矿上。

  陛下,把几百斤重的烧红的大铁块放在机械臂下,蒸汽机的一次砸击比铁匠用锤砸出千次的效果更好。”

  朱由检点点头,蒸汽机对冶铁、采矿的效率提升,曹三喜跟他说过,虽然还没普及到全国作坊,但今年的钢铁产量再提升三成还是没问题的。

  “这个蒸汽车头什么时候能跑起来?”

  “回陛下,其实…已经可以动了…”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