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章 大小经筵_朱由检方从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升逐个为他介绍,朱由检一一见礼。

  就算不愿意面对即将到来的沉重课业,但好皇孙该有的礼数还是一点不能落的,更不能露出半点不情愿的样子。

  认识完这些翰林官,朱由检才知道这6个人里,2个是翰林院的,2个是国子监的祭酒和司业,另外两个分别是左右春坊的大学士。

  说明白点就是:2个中央办公厅的秘书,清华北大的校长,以及国家未来领导人身边的两个秘书,一起来给朱由检讲课。

  被他们带到文华殿,学习需要的东西早就都准备好了。

  进到殿中,宽敞明亮的殿室内,六张桌子呈三面包围的态势环绕中间的一张桌子。

  不用想都知道,那张被“三方面包围”的桌子就是朱由检的。

  朱由检过去坐下,钱士升一声低喝:“站起来!”

  “为什…”

  朱由检刚要问,可看到钱士升拿来一根戒尺,到嘴的话立刻咽了回去,乖乖站起来。

  明代教皇子皇孙读书的讲臣是可以进行适当责罚的,被打的皇子当皇帝之后,也不会计较小时候因为读书被师傅打的事。

  就算实在气不过想出气,也得找个更高大上的理由才能收拾他出气。

  也存在另一种情况,就是皇帝讨厌学习,又不得不学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讲官的地位就非常低,非但不能打皇上,甚至有可能被皇上羞辱,代表人物:景泰帝朱祁钰。

  钱士升一本正经的说:“我等身负圣意,教殿下您读书,自当尽心竭力。一入文华殿,便没有殿下与臣工,只有学子与师傅,学生朱由检,记住没有?”

  “记住了。”

  “好,说说何人教你识字,又看过什么书?”

  “报告先生,无人教我识字,但我就是能看能写,书只看过半本《论语》。”

  “《论语》,好啊,宋代赵普说‘《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你也看了半部论语,你有何感悟?”

  问一个7岁孩子看《论语》的感悟,真有你的。

  朱由检心中嘟囔,脸上不敢露出半点不敬:“回先生的话,《论语》是教人知礼知仁的书。”

  “不错,知礼知仁,你这年纪能看到这点,倒也难得。”

  他要是这么说,朱由检就很想顶他:“那敢问先生,您七岁时干嘛呢?”

  钱士升板起脸:“先生没让你问话,你不该擅自发问,这次不算,下次再犯就要动用戒尺,记住了么?”

  “嗯…”

  朱由检嗓子眼发声。

  “先生我七岁的时候,已经将四书默诵如流,五经也有三本记下,并学做诗词。”

  “我不信!”

  朱由检小跑到书架边,垫脚拿起一本《大学》,随便翻开一页,低头看一眼:“《秦誓》曰,他曰了什么?你背来我听听。”

  钱士升微微一笑,“可以啊。”

  说完拿着戒尺,带着两人走过来,一人按住朱由检左手,一人拿起朱由检左手,不顾朱由检的喊叫,硬掰开他的小拳头。

  钱士升掂量着戒尺,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随意跑闹,打十下,打完我就背给你听。”

  “你!”

  在朱由检的注视中,钱士升拿起戒尺重重落下。

  啪!

  响亮的脆响让在门口观望的魏忠贤仿佛感同身受一般,满脸不忍的别过头去。

  每一下,钱士升都使出全身力气,十下之后,朱由检手心已是通红一片,火辣辣的疼。

  朱由检一声不吭的受完责罚,钱士升笑了:“好小子,还挺能忍。

  区区戒尺不算什么,我读书那会儿要是不听话,先生直接拿藤条打手心,你这,差远了,听好了。”

  钱士升说到做到,当即诵道:“《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背了200来字才停下,再问朱由检:“还要我继续背么?”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