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二六:萧条与繁华_唐朝最佳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却收拾的很干净,热水随叫随烧,而且还是免费的,房间的价格也很低,一夜才五钱,据说其他地方相等条件的房子,一夜就要八九钱。

  提供给马匹牲畜的口粮,质量上没什么问题,价格也比其他地方便宜了不少,而且还特意雇了人照料这些马匹。

  服务准备做的很不错,条件不能让人满意,但也远不至于失望,至少这种条件,李元吉觉得自己是可以接受的。

  除了单独的客房,还提供通铺,条件卫生什么的也都很好,虽然比不上客房,但胜在便宜,是随行商队劳力居住的地方,按人收费,没人每夜只需一钱。

  可即便是这样,这里的生意也依旧不怎么好。

  随意的打听了下,得知这里的客流从来就没有住满过,大多数时候都有一大半的空余房间,有些时候甚至一日也租不出去一间房子。

  除了夜宿的萧条,整个县城内也到处显着萧条的气息。

  尽管街道被打扫的很干净,但往来于街道的,要么就是行色匆匆的百姓,要么就是无聊玩耍的孩童,或者坐在屋檐下晒太阳的老人。

  总而言之,这一趟下来,给李元吉的感觉只有一个,这里适合养老。

  适合养老只是气氛,但这里的位置以及其他的条件,决定了这里绝不是养老的地方。

  在泾阳县吃了午饭,算是为泾阳的财政收入做出了一些贡献。

  下午的时候,李元吉离开了泾阳,直奔二十里外的三原。

  途中倒是遇见了不少急着赶路的商队,就像是刘善所说的那样,他们都在着急着赶路,趁着天黑之前进入长安,然后好省下一夜的费用。

  也有一些不慌不急的商队,看上去是决定要在泾阳住上一夜的样子。

  商队的多少,意味着繁荣与否,货物流动的速度越快,则证明经济方面越好。

  看着零零散散,几乎每隔一小会儿就能瞧见一支商队,李元吉打心底里是高兴的,至少证明了改革是可行的,是有效的,至于泾阳那种情况,只是改革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二十里路,并不能用太久的时间,从泾阳离开之后,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不慌不忙赶路的李元吉也已经到了这里。

  的确如同刘善所说的那样,三原,这个与泾阳仅有不足二十里距离的地方,本不如泾阳的地方,现如今却与泾阳有着天差之别。

  城内的商队不算多,显的有些空旷,但是街上的行人和商贩却是不少。

  便是不用打听,也能猜到原因。

  昨日夜宿的商队走了,今日夜宿的还没赶来,这里最热闹的不是白天,而是夜间。

  但夜间也是要宵禁的,所以,更多的事情,全部集中在了天黑之前开始,到宵禁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内集中进行。

  “公子,房间已经订好了。”接到消息,马五低声的说着。

  离开泾阳以后,马五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