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2章 刚当书记就亏本_官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零年那会,首都还没有变成“首堵”,车行速度还是很快的。不过刘伟鸿现在却不得不停下车来,很有耐心地等待着。眼下,正是学校放学的时候,整条斑马线上都是三三两两的学生,刘伟鸿索姓将车靠边,点起了一支烟来。

  刘二哥骨子里头,其实不是个急姓子,很能沉得住气。

  尤其是再世为人之后,就更加了。

  以前在楚南农科院上班的时候,能有什么事让他急毛急火的?一切都是慢慢悠悠。刘伟鸿早就习惯了那种生活节奏。

  何况他现在,也确实用不着着急。

  他是去赴一个宴请的。

  请客的人是他在首都的铁子――胡彦博、程山和程辉。这几个家伙,刘伟鸿每次到了首都,都要和他们碰头的。这一回自然也不例外。

  从老爷子那里离开之后,刘伟鸿去了小姑家。如同刘伟鸿预料的那样,小姑刘成爱和小姑父马国平对他都很客气,尤其是小姑,简直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对刘伟鸿亲热得很。虽然说刘成爱以前是有那么点势利眼,但毕竟是嫡亲姑侄。如今刘伟鸿浪子回头,完全上了正道,二哥刘成家也成了集团军军长,刘成爱还有什么理由“歧视”刘伟鸿呢?

  马国平听了刘伟鸿的来意,却没有像刘伟鸿预料的那样,一口应承,而是沉吟着告诉刘伟鸿,如今国家的财政,特别困难。中央本级财政,一直入不敷出。要钱的事,恐怕有一定的难度。

  这一点,刘伟鸿倒是清楚的。

  眼下还是实行的老税制,没有分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倒挂”困扰着国务院的领导们。要钱的地方是如此之多,偏偏钱又是如此紧张,也难怪国务院领导要头痛了。

  后来洪总理上台,第一个真正的大动作,就是推行分税制,也可见中央财政的窘迫,是何等之甚。

  不过刘伟鸿觉得,中央财政再困难,也不少他夹山区那点钱。三五几十万,在中央财政而言,无论如何都只是九牛一毛,对于年财政收入仅仅两万多元的夹山区来说,就是一笔巨款,能办不少事。

  刘伟鸿自然将自己的意见,向马国平和盘托出。

  听说刘伟鸿仅仅只是想要搞个三五十万元资金,马国平脸上,便立即多云转晴。

  如同刘伟鸿所言,这点钱,对于中央财政,确实是九牛一毛,马国平觉得要解决不是太难。刘伟鸿是这样考虑的,通过马国平的关系,弄个三五十万,然后去省里,通过李逸风和李鑫的关系,再弄个二三十万,两下里一凑,也就不少了。

  矿产资源开采那一块,虽然还是杯水车薪,但是有了七八十万,养殖业却是可以立即铺开。说不定还能建个工厂。刘伟鸿将目光盯在了建筑机械和矿山机械生产这一块。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建筑行业将是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