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八九、水淹三军马难前(一)_明末风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白了,兖州城无险可御,除了城墙,城外难有犄角之势,于是俞国振部下便挖出这些壕沟,分而守之,这倒是一法。”

  “俞国振部多用火枪,在壕沟中射击……这就等于是加出几道射击防线来。而且壕沟有横有纵,利于其在壕沟内运动,确实,给我方攻城平添了麻烦。”刘良佐道:“不过,总得试一试这些壕沟的威力……丽亨兄为我掠阵。”

  说完之后,刘良佐便向部下发号施令,不一会儿,由敢死队组成的前锋便开始逼近兖州城。

  正如那位“丽亨兄”所言,壕沟的作用确实是用来射击的。

  在此时的欧洲,作战之时还是排着整齐的方阵,双方互相逼近,然后排队枪闭。用骑兵冲击敌方的侧翼,当然也要用长枪兵保护自己的火枪手。在华夏,自从戚继光的正规军被大明各级官僚漂没之后,所有的战术就是依赖于忠勇的亲兵,倒是建虏跟着原先辽东的明军学会了如何使用战术,这才有觉罗氏的步人甲与那拉氏的铁骑。至于壕沟,一般是扎营之时用于保护营帐不被直接冲击的障碍,将之运用在具体作战中,还是头一回。

  在这个时代,也唯有虎卫能使用这种战术,因为虎卫装备的火枪乃是线膛火枪,无论是在射程还是在精度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就在崇祯十五年,困扰俞国振许久的后装枪终于研制成功,现在虎卫使用的已经是后装线膛枪,在装弹的速度和杀伤力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再就是铁丝网,对于刘良佐等人来说,铁丝网并不陌生,俞国振在隔离灾民时,往往大量使用铁丝网,因此看到壕沟之前的铁丝网,他们便知道这是用来阻止骑兵冲锋的。

  发动试探性攻击的两百名敢死队,全部死在了铁丝网前,他们甚至连将铁丝网掀开都做不到。

  刘良佐太阳穴处突突跳了几下,苦笑着对那位“丽亨兄”道:“看来不付出惨重伤亡,是没有办法攻破此城了,不知道另外两边是不是也如此。”

  “难怪,难怪……明辅兄,我还是觉得,能不战最好不战。北伐收复京师,你们有大义的名分在手,想来南海侯也未必真会阻拦。”

  “你又不是没有看到俞贼的新襄日报,那里称朝廷为金陵小朝廷,其不臣之意,已经昭然若揭。况且俞国振坐拥雄兵,闯贼入京之时不但不去救,反倒在徐州供应闯贼粮草,还在京师沦陷后沽名钓誉收买人心。若他能忠于大明,愿意领兵北伐,我刘良佐愿意立刻解甲,将手中的几万兵马全都拱手奉上!”刘良佐叹息道。

  他说得倒是情真意切,那位丽亨兄眉头微跳,似乎为其所动。

  “丽亨兄可是京师人,京师先遭闯贼,后遭建虏,受苦受难的,可都是丽亨兄的父老乡亲。丽亨兄应有亲族尚在京师,就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