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章 今生?金身!(8)_真摘星拿月摘星与月作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年整整一百岁的韩思华老人是山城的名人,是山城社会福利院的荣誉院长,今天是她一百岁的生日。

  她本不是山城本地人,十八岁时来到山城,建下一家规模庞大的民宅群居之所~西华小区,以便宜的价格对外出租,以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清雅的装饰和便捷的环境著称。在抗战时期,这个小区聚集了众多文化战线上的精英,成为了各党派文化宣传的阵地,高峰时,这里常住一万多人,韩思华女士甚至将自己的四个院子也修成了临时居所,供大家居住。

  民国政府数次想要进入小区搜查,都被大学者周赫煊和山城袍哥会阻止。为了阻止民国政府的肆意妄为,袍哥会甚至举行了万人的罢工活动,不但掐断了民国政府机构的用水用电,还不为这些官老爷提供各类服务,一时之间,那些对西华小区有敌意的官员上街连一棵葱都买不到。最终民国政府还是认了怂,只要西华小区不是太过分,都当作没有看到。

  山城解放前夕,韩思华女士联系当地袍哥会,保护了不少基础设施,为之后山城的迅速恢复运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此之外,韩思华女士还向华夏人民政府捐出了数额巨大的海内外财产,自己甘愿当一名福利院院长,照顾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弃婴,养育他们、救治他们、教育他们,将他们培育成材为社会服务。

  韩思华老人一生未婚,她亲手培育出了不知道多少孤儿、残儿,也亲手送走了不少老人,她每天都是笑呵呵的,但是大家都知道她的笑容之中含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眼泪。

  当韩思华老人七十岁时,实在因为年纪太大,国家就没有再让她担任社会福利院的院长,而是担任荣誉院长,以顾问和专家的身份参与到社会福利院的建设和发展之中,也算圆了这个一生扑在社会公益事业上的伟大女性的梦。

  韩思华老人有钱,就算她捐出了数额巨大的财产,但是每年依旧有为数庞大的海外分红转到她的账户上,这些最初都是建国之初,为数不多的国家外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改革开放二十年之后,国家外汇不再缺乏,韩思华老人的海外分红才渐渐失去了作用,留作自用。

  韩思华老人请了数名中外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就在当年抗战时期西华小区的原址上,修建了一座沙坪坝区最为高大的建筑,山城国际金融中心。里面涵盖国际购物中心、英国皇室私人定制式酒店、国际超甲级写字楼三大内容。

  而这座高达271米的建筑似乎有着特殊的含义。一九二七年十月,那一年,韩思华遇到了她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那个人改变了她悲掺的童年,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那个人教她读书认字,教她做人的道理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