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穿越总得需要带点什么_覆清179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

  吴叔看了看屋子的方向,转过头来警告道:“行了,不该我们知道的别瞎打听,我们只管把他安全的送回去就是了。”

  “也是,这趟银子可真好赚啊,只是跑跑腿,就比先前累死累活的跑货挣得还多。”听到吴叔的警告,郑大冲砸吧砸吧嘴,随即笑了笑说道。

  吴叔白了他一眼,没再说话。

  快正午时,刘阿蛮才终于出来了,向着几人郑重的拱手行了一礼后说道:“劳烦诸位了,我们回去吧!”

  吴叔闻言点了点头,也没多问,安排郑大冲把刘阿蛮护在中间后,便带头朝着寨外走去。

  “见过明王,明王威武!”黎汉明刚从三渡关回到遵义城自己的小院,顾德全便找来过来。

  显然前线的消息已经传了回来,不过黎汉明没有理会顾德全的马屁,问道:“我这才刚回来,说吧,什么事?”

  “明王,烟土的事情查清了。”顾德全也知道黎汉明行军辛苦,便简明扼要的回道:“据胡钟交待,这是他从一个英吉利传教士那里收缴来的。”

  “传教士?”黎汉明是没有想到,传教士居然已经深入中国内地了。

  怪不得过几年嘉庆下旨不让西洋人在内地居住,也不让百姓信天主教呢。

  “是,他们还在城郊建了一个什么教堂。”顾德全回道。

  听到这儿,黎汉明不自觉眉头一皱,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不过随即想到他未来的发展大计,或许还需要用到此人,便说道:“准备一下,明日我们去见一见这些西洋人。”

  “是!”顾德全应了一声后便下去了。

  黎汉明则回到卧室,把背包找了出来。如今算是初步的站稳脚跟了,接下来是该考虑怎么发展的时候了。

  据他所知道的历史来看,此时的英国正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才刚结束十来年,可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此时的中国依然是世界第一大国,挽救它的颓势也还来得及。

  不过要想挽救颓势,就必须得推翻掉落后腐朽的满清,而要想推翻满清,就得发展工业制造武器。

  当然,如果他此时在沿海地区,还可借助海利向英国人、法国人购买,可惜的是,他深处内陆,就算买了估计也运不进来,这也是当下黎汉明的难堪之处。

  燧发枪、火炮这些可以借助自己带来的资料慢慢摸索,但是蒸汽机之类恐怕就只有购买了。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太早,等自己真正立足下来后在说吧。

  想到此,黎汉明便打开背包,一样一样的把自己的东西拿了出来。

  幸好是整个人身体穿越了过来,要是来个魂穿,又没有系统加持的话,估计黎汉明就是两眼一抹黑了。

  一包“广两优800”稻种、一包“宜香优2115”稻种、一包“华农101”玉米种子,别问他哪儿来的,说多了都是泪啊。

  黎汉明能告诉你,他是在车站被人家一番忽悠后买下的吗?

  一般乡下的车站之类的地方,会时不时的遇到推销各种东西的,黎汉明只是好奇的看了一眼那个推销粮种的阿姨,结果就稀里糊涂被忽悠着买了三包粮种。

  往事不堪回首,暂且不提。

  除了粮种,就是一个平板电脑、一部手机、一个充电宝、一沓五百多张的资料,一套共十支各色签字笔,一把雨伞,一个钱包、两把钥匙、打火机四个,就这些了。

  签字笔是在两元店买的,还没用过,打火机是捡的,虽然黎汉明不抽烟,但他身边抽烟的朋友不少,难免会遇到没火机的情况,所以他一般看到能用的火机都会留下。

  其他东西都先收起来,黎汉明着重的看了看那一沓打印的资料。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黎汉明刚起床,顾德全便就像吃了兴奋劲一样激动的找了过来:“明王,好消息!好消息!”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