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八章 R-33发射_红色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后世的解密资料中,米格-31截击机和强悍的R-33导弹的组合,是在八十年代初期才服役的,但是,实际上,一向对截击机情有独钟的苏维埃的防空军装备部门,对这款截击利器的研制早就开始了。

  确切的是在1968年5月24日,米高扬设计决定开发米格-25战斗机的现代版:E-155Е-155МП,这种型号,最终定型的时候赋予了米格-31的编号。而那个时候,米格-25的试飞还没有完全结束,下一代的预研就拉开了帷幕。

  由于苏联在电子技术上的落后,想要靠常规方式,米格-31是不会具有明亮的眼睛的,必须另辟蹊径!于是,将地面的相控阵雷达搬上了天空,达到了截击机的需要,探测距离远,可以截获的目标多,而且还有多目标攻击能力。

  貌似很先进,但是,这跟AWG-9还是有差距的,比如耗电量和重量,那就都是AWG-9的数倍,也只有米格-31的身板能扛起来。

  而在同时,为了与新式雷达配合,米格-31还需要一种最大射程在120千米以上的导弹。竞争在“三角旗”首席设计师A.利亚平的K-33和首席设计师M.比斯诺瓦特的K-50之间展开。最终“三角旗”的设计方案被采用。经过改进,这种导弹拥有优秀的气动性能,同时,为了降低挂载在机身下的气动阻力及温度,采用了导弹半凹陷进机身的设计,沿着机身下成对布置了四枚导弹,由于半凹陷埋入式布置方式,还采用了导弹弹射机构。

  这种导弹从六十年代末就开始研制,进入七十年代之后,导弹的试飞工作就已经开始了,首先是在米格-25上试飞的。随着米格-31的研制进展,也开始挂载到了米格-31上,就在76年3月的时候,第一架试验靶机米格-17。就被成功地打下来了!

  R-33导弹已经开始成熟了,虽然还需要后续发展,但是现在已经达到了实战状态!

  米格-31吊挂四枚R-33,本来也是应不时之需的,现在。突然发现的状况,给了米格-31机会。

  美国人最后的骄傲,也就是雄猫战机上的不死鸟导弹,拥有对米格-25的远距离的狙杀能力了!而现在,苏联也已经在这个方面赶上来了,苏联也拥有了类似的导弹!

  打开加力,米格-31截击机开始加速!靠着强悍的发动机,米格-31从巡航的马赫的速度,很快就超过了音速,同时高度也开始爬高。

  后舱的费多托夫。此时也在快速地操作着己方的火控系统,同时锁定四个目标,并且展开攻击,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是在实际中,这还是第一次!

  跟AWG-9不同,那种平板缝隙雷达天线,想要锁定目标,就得对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