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八章_混在三国当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会得意得哈哈大笑吧。

  紧接着,他就默然沉吟,开始思忖吕布要收诸葛亮为义子的话,可行性究竟有多大。

  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祖上出过许多官吏,然而人丁逐渐凋零,到早逝的诸葛圭这一代,除了尚存的诸葛玄还做着个不大不小的太守外,已是青黄不接,翻不出甚么光鲜的记录了,可谓是相当尴尬。

  诸葛圭虽早逝,膝下却留有三子,叔父诸葛玄又极其欣赏和感念贾诩当初的赏识,不成阻碍吕布也早摆脱了三姓家奴的污名,在许子将的月旦评语,和大力支持燕清广开校舍教化民众、虚心求谏、谦对文人谋士一系列举措后,跃然跨入士人阶层而诸葛亮最崇拜的郭嘉与燕清是至交好友,想请他做个说客,也是轻而易举的。

  固然称不上十成把握,但要达成此事,希望还是相当大的。

  最重要的是,诸葛亮从来不是个如水镜先生司马徽那般甘于隐姓埋名,眼睁睁地看着家族变得没落,默然终老的性情,而是胸怀大志,愿出将入相,仕明主成就大业,千古留名的野心。

  这份想出人头地的强烈心思,从他在不知黄月英品性,甚至明知对方容颜丑陋的时候,也爽快应下与荆州刺史刘表有姻亲关系的黄承彦许出的婚事时,就可见一斑。

  很难说,诸葛亮在学舍里这般独行特立,就不存在刻意引起上头注意的小心机了。

  只不过卧龙纵有经天纬地,通天晓地之才,也不可能猜到,自己哪怕什么都不做,万分清楚他有多聪明绝顶,对视作知音的主公又有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辅佐至何等地步的燕清,都绝无可能放过他。

  就是吕布势中对主公收下个名门之后做义子一事,会有什么反应,燕清还真拿不准。

  不论如何,不宜操之过急,且慢步试探罢。

  等将丞相大人这份薄薄的评语翻来覆去,逐字逐句地又看了好几遍,实在看不出花来了,燕清才恋恋不舍地放下。

  少顷,仍感意犹未尽、禁不住屡屡向它扫去的燕清,终究没压下心底的那点邪念,选择了理直气壮地将它卷好,从容收入袖中这可是极具纪念意义的,属于诸葛孔明的成绩单啊。

  给自己那含有吕布残旧的护腿、坏掉的弓箭、郭嘉写了计策的纸条、荀彧的手抄本等物的秘密收藏添了一份后,微微笑着,将刚走出内室的那位夫子招了过来。

  燕清言辞恳切地表达了一番对这学生的重视和期待,让那夫子在替诸葛亮感到受宠若惊之余,也很是与有荣焉,当场明悟了他的意思,直言保证,自己将尽心尽责地对其进行重点教导。

  在小时候背出师表和隆中对时,被折腾得相当痛苦,直到现在还堪称倒背如流的燕清,毫不客气地在给亮仔的课业布置上,多添了十来本书籍背诵的任务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