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066章 最高机密_五胡烽火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关于“情”字的成语,晋代诞生的最多。比如: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一往而有深情(一往情深);悲不自胜;情必近于痴而始真(情近于痴);忘情山水……

  对了,还有“卿卿我我”。朋友之情,骨肉亲情,男女爱情,对大自然的眷爱之情,对艺术鉴赏与创造的痴情……这一切的一切,结合成一个独特的词:魏晋风度。

  在这个混乱而又残酷的杀戮时代,这一刻突然现出它的美丽面目,让高翼头一次有了不虚此生的念头。

  这时候,天还是蓝的,水也是绿的,庄稼是长在地里的,猪肉是可以放心吃的,耗子还是怕猫的,法庭是讲理的,结婚是先谈恋爱的,理发店是只管理发的,药是可以治病的,医生是救死扶伤的,拍电影是不需要陪导演睡觉的,照相是要穿衣服的,欠钱是要还的,孩子的爸爸是明确的,学校是不图挣钱的,只懂政治不懂学术的白痴与领导家属都是不能当教授的,卖狗肉是不能挂羊头的,鸡蛋黄是不用染色的……

  可是,理发店、电影、照相……,这些东西现在有吗?

  此刻,高翼正躺在翊海号甲板上的一张躺椅上,正懒洋洋发着无聊的感慨。而司马燕容带着她那招牌式的和煦笑容,也在甲板上指点数名工匠与侍女,忙碌着缝纫与雕刻。

  千里之外,割据荆襄的桓温与部下刘道真同品东晋名士,桓温问:“第一流的名士是谁?”刘曰:“正是我辈耳!”这句话一落地,成语“当仁不让”诞生了。

  “当仁不让嘛,我做不到”,高翼谦逊地回答着司马燕容的提问。此时,司马燕容手里拿着一本,追问的作者。

  “……因为,我只是本的整理者,不是首创者,甚至连修缮者也不是,我只是一个誊录者”,高翼回答。

  “《墨子》一我看过,中文字粗鄙不文,语句常常前后不连贯,此外,《墨子》一流传至今,残缺过甚,而你这本《墨子新篇》里记录的东西,不说别的,光是语句,前后都通顺了许多,说不是你的功劳,那是何人有如此大才。”司马燕容继续追问。

  墨子本人就一木匠,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墨子》一确实带有司马燕容所说的弊病。而司马燕容手里拿的那本《墨子新篇》,出自高翼的整理。此刻,高翼尚未完成这项宏大工程,故而他随身携带稿,以便随时随地加以补充。

  司马燕容在偶然情况下,自高翼舱中发现了这部《墨子新篇》,一阅之下,大为惊叹,自此她一直追问不休。

  司马燕容为了生计,不得不寻求各种生活技巧,凭借她皇家宗室的身份,她也曾看过这部列为绝对机密的皇家典藏。但她所见的稿内容,远远比不上此刻在她手中的这部《墨子新篇》。

  《墨子》是中国首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