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2章_五胡烽火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常五株钱大小。这种钱其色为金,被称为“黄钱”。一枚黄钱可兑换十枚青幅钱,这种钱三山称之为“元”,或称“铜元”。

  三山银币含银量并不高,一枚银币可兑换十枚铜元。由于银币为白色,故又称之为“白钱”,或称“银钱”。由于其背面铸有一个战士骑马立在海边悬崖,眺望远处帆影,故又称为“马钱”。

  三山的金币实际上是紫金币,故又称为“紫钱”。它正确的说法是14k黄金,也就是含金量58.5%的一种杂质金。由于金矿常伴生铜矿,如果在提炼黄金时偷个懒,便成为紫金。故此,明清时代又把“紫金”称之谓“懒汉金”。

  三山的金银币之间,其实还有一种货币,那是“大银币”,其上铸有鲸鱼,故又称为“鱼钱”或者“鲸钱”。它由纯银制作,每枚大银币可兑换十枚“马钱”。每十枚大银币可兑换一枚紫金钱。

  三山的十进位货币单位,以其先进性征服了晋朝君臣百姓。首先,它的各级货币从颜色、图案上就可以区分,其次,在兑换方面,其方便性无可比拟。

  原先,晋朝是一千个铜板兑换一两银子,这种兑换率对于商贾来说,让找零成了一种苦难和折磨。

  你想:有人拿出一两银子,买你十文钱的货物,你需要找给对方990个铜板。光准备这990个铜板,就得用一个盆装,其硕大的体积是一件大麻烦。你还要一个一个数给对方,对方还要再清点一遍……天哪!一件十文钱生意,要数2个990!

  更惨的是,你每天不止应付一位这样的客人。所以,只要你开门做牛意,每天柜台后准备的零钱,都要用几大筐子。

  那时候没有银行,上哪儿去找这么多的铜板?所以中国的铜板总不够用。

  使用三山这样十进位的货币,对方拿出一两银子买十文钱货,你只需找给对方九个“黄钱”,九个青幅钱,一切Ok!生意就这么简单!

  正是这种方便,让三山货币在短时间里,

  与几十年积累的沈家小钱双雄并立,获得了南晋的认可。这也是南晋罕见的厚颜要求属国朝贡,贡赋还如此沉重的原因。

  但是,随着三山钱币在南晋的流通,问题又出现了。三山铁钱原本是与晋朝铜钱等值,由于三山铁钱铸造精美,铁纯度较高,而且又有锰钢不锈的特性,故而迅速在南方站住脚。

  也不知道哪个人心眼一动,开始大量收购三山铁钱制作刀具铁器。当然,用这种方法制作出的刀具铁器,其价格是个天价。高翼是乐见其成的。

  但南晋原有铜钱机制,三山铁钱受到追捧,获得与晋朝铜钱等值的地位后,那些南晋人却不认同青蝠钱与铁钱的十进制兑换率。但是,他们又承认银钱与紫金钱之间的兑换率。

  如此一来,高翼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