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00章_五胡烽火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唯愿死中求生。”

  陈浩是不是地叫嚣“死战”,反而使燕国君臣犹豫起来。

  两万精锐骑兵深入汉国,一战之下,慕容宜被俘,2万精骑被杀的一干二净,这让燕国君臣摸不清汉国的实力。

  辽东不是江南,冬天,没有棉衣保暖的军队在野外待不住的。

  自皇甫真出使汉国以后,燕国上下边对汉国堡垒的坚固有了清醒的认识。要想攻克这样的石堡,除了偷袭与旷日持久的围城以外,别无他法。但是,辽东的天气限制,让军队无法成年累月地围城。而三山强大的水军,让出于峡脚汉国像个硬胡桃一样难啃。

  夏天围不住,冬天必须撤围。三山的粮草供应依靠海外,打三山,必须先剪除其羽翼,才能困住他们。

  燕国本以为汉国的羽翼只有高句丽,因此,当高句丽出兵丸都的消息传来,燕国上下群情激奋,都建议出兵惩罚高句丽,封锁三山粮食与铁器的输入。然而,陈浩刚才所说“汉国已向晋国称臣”的消息,让他们彻底无措。

  汉之不可胜矣。

  即便是燕国攻下了高句丽,汉国也可从南方的晋国获得源源不断的补给。

  一时之间,燕国这些草原文化、农耕文明下成长起来的大贤们,对于三山这种纯海洋文化发展起来的国度,有种无可奈何的无力感。

  三山,明明是一片无法回旋的死地,怎么靠几片小舟、几个石头城堡,竟让我燕国空有百万军队,却拿他没办法?

  打!狠下心去,动员国军力去打,绝对可以打胜,这连那个铁弗高也承认。但打胜了又能怎样,得到一个一片废墟的汉国,又能怎样?

  氐族,羌族,拓跋鲜卑,契丹,库莫奚……这些族人向狼群一般窥伺在强燕的周围,打胜了弱小的汉国,赢得了一片废墟,若是军力损耗过大,那么,谁将是下一场战争的幸存者?

  陈浩的强硬,若搁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受了这气,仅为了争一口气,他们也要举国动员,发动征讨,彻底打消对方的嚣张气焰。

  可搁燕国,却行不通。

  慕容恪是谁?当世的不败战神,他虽然不知道人世间有“战略”这个词,但他的战略眼光却非同凡响。当初,燕国还很弱小的时候,他能够制定出先攻高句丽,依靠自高句丽的劫获壮大自己,然后奇兵突出,直捣宇文鲜卑王庭,击败了远比自己强大的宇文鲜卑。

  而宇文部战败后,从宇文部中分裂出来的契丹八部、库莫奚五部,就与现在的燕国实力相差无几。可想而知当初宇文部的实力。

  一个连这样强大的敌人都能战胜的人,他不会审势度势?谁信?

  “晋国远在天边,我燕国近在咫尺”,慕容恪眼光一闪,反与陈浩在细节上纠缠不休:“汉国向晋纳贡五十万贯,举国上下毫无异议,向我燕国纳贡却叫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