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三章,灞桥故人_陇右小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已准备好了各种各样弹劾李靖的奏折,就等李靖这位北伐最大的功勋元帅回到长安,然后就会开始弹劾这位六十岁还在为国奋战的老将了。

  没办法,这是御史言官或者说是朝堂的规律,每一个带病出征立下大功的将领都得经历这么一遭,美其名曰打压一下嚣张气焰,免得太过嚣张导致犯下不可回转的大错!

  这套说辞放在李冰的身上还有人信,但放在李靖这样的将军身上,能有几个信的?六十岁的老将还能犯什么大错?这功夫才想起来犯错,年轻的时候寻思什么去了!

  这一次弹劾李冰的却是少了,一是因为李冰一直在被弹劾但从来都不反抗,你乐意怎么弹劾都行,反正我就在泾阳蹲着,哪都不去!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李冰还未回到长安,三爷爷和杨老先生就已经开始帮助李冰自污了,血杀侯这个诨号跟弹劾李冰用之不详的奏折都是杨家传出来的。

  李冰对自己都能这么狠,那些都快闲出屁的御史言官还能说什么?人家连官都不准备做了,你还能弹劾什么?

  要不说杨老先生是经年老吏呢,就凭那些御史言官的水平想要达到杨老先生这个水平,还得再混几十年!

  距离长安越近,李冰反而有些害怕了,害怕见到杨梦竹,害怕见到三爷爷等人了,这一年让这些人操了太多的心了,李冰一直都十分自责的,如今要见到这些人了,李冰反而不知道要跟这些人说什么了。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近乡情怯吧。

  没有在泾阳停留,李冰军中原本的泾阳府兵基本都战死在了阳关一战,他们的尸骨早已拖程知节送回关中了,李冰现在麾下剩下的都是右武卫的士卒,他们在战事结束之后也是不能回家的,需要回右武卫大营。

  一行人渐渐行至了灞桥,灞桥边的柳树才刚刚抽出一点点的嫩芽,还没到灞桥垂柳最美的时候。

  大军得胜归朝,按规矩是走明德门的,这也是大唐看重军功的表现。

  明德门前早已有盛大的欢迎仪式等待良久了,为首的是杜如晦,灭国之功按道理是要宰相出城相迎的,这也符合大唐军队得胜归来的规律的。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喓々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又是一曲《出车》,这首自先秦就流传至今的诗歌,最好的表现了对出征将士的思念。

  尤其是那十几个一边跳舞一天大声吟唱诗歌的宫女,早就让身后这些一年多没见过女人的牲口们流出口水了。

  “于王兴师,此战胜否?”杜如晦大声的问了一句,这东西临近到达长安之前礼部官员早就教过了,李冰自然知道应对的方法。

  “大唐万胜!大唐万胜!”

  “大唐万胜,大唐万胜!”

  李冰虽然在大声迎合着,但眼睛却一直在找着自家的马车,扫视了一圈终于看到了马车前那个竖着妇人髻的瑰丽女子,正在安安静静的看着李冰。

  看着时不时擦拭眼眶的杨梦竹,李冰也顾不上礼仪不礼仪的,朝着杨梦竹用力的挥了挥手,示意杨梦竹回家等着自己。

  然后李冰跟在李靖的身后骑马走进了长安城!

  (读者QQ群号:134531342,欢迎进***流剧情,并且大量招募配角!已签约上架放心观看!最后是,求推荐,求月票,求订阅)

  :。: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