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儒而内法!霸王道杂之!_至圣先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秦皇赞叹道:“过去,寡人从法家口中,只听到治国用重典、乱世用重典,一味要求严刑峻法,恢复残忍的上古五刑,却不知道原来治理天下,应该如此仁义。但法家短时间确能富国强兵,先生创立儒家,儒法又该如何调和?”

  杜预知道,如今乱世,法家能短时间内最大限度整合资源,方便各国进行扩张战争,大行其道、确有长处,秦皇一时半刻不可能全面放弃法家,接受儒家。

  “我有一法,能拨乱反正,让秦国既享长久国祚,又享受商鞅变法之利。”

  “如何?”

  秦皇急不可耐道。

  杜预目光沉稳道:“外儒而内法,霸王道杂之!”

  秦皇如醍醐灌顶,眼中闪耀仰慕光芒。

  杜预淡淡道:“外儒内法,儒为表,法为里。霸王道杂之,霸道即法家学说,王道即儒家学说,要儒法结合,将德政和法治结合起来。”

  “只有德政,纯任德教,国家没有纲纪,容易软弱无力。”

  “只有法治,严刑峻法,国家没有仁政,容易引起暴/乱。”

  “对上、对外,要积极宣扬德政,君王仁者爱人,给君王披上仁德外衣;对下、对内,则为继续推行法治,为统治提供坚

  强后盾。”

  “好!”

  一席话,说到了秦帝心坎上,激动猛然一拍大腿:“听君一席话,胜读百年书。先生一言,胜过张仪、李斯等万言。我大秦以后就按照先生所言,外儒内法,王道霸道,恩威并用,仁法并行,才能调理阴阳,政通人和。既保证国力强盛,又保证国祚绵长。只是不知该如何具体做?”

  杜预点头:“具体,一是要开办儒学、招收儒生,二是要推广儒学教材,三是要修改考试、任用儒生,四是要修改律法,宽严相济,五是向官员和百姓宣扬礼教。”

  秦皇欣然答应,统统采纳。

  在杜预助秦国打赢蒙元帝国,击杀吐谷王子后,在秦皇眼中已成天人,言无不从。

  十天,转瞬而过。

  长安,大明宫。

  大唐君臣正在朝议。

  听着范相等大臣,恭敬向自己汇报,皇帝高高在上,神色舒展,春风得意,隐有得色。

  他向鬼谷子出卖杜预后,确实换到了梦寐以求的东西——权力。

  也不知道鬼谷子用了什么办法,竟然说动了顽固自私的太后王姪,前些日子王太后竟然让出了部分权力,还政与皇帝。包括官员升迁黜落权、朝廷财政大权,甚至部分军权!

  年轻皇帝,终于体验了几天皇权体验卡。

  大权在握,神清气爽,美滋滋啊。

  “果然,谋圣能给朕的利益,远胜过杜预。”

  “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