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要找个背锅的!_至圣先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问你怕不怕?

  扬州水师覆灭、王导战死,或许有一万种客观理由,但世人只看结果——结果是杜预活着,王家惨败。

  “陛下,驾到。”

  一个小黄门跑进来通禀。

  年轻皇帝行色匆匆,神采飞扬,走了进来:“给母后请安。”

  皇太后轻声叹了口气。

  她再怎么对杜预恨之入骨,也知道此时形势不利,万万不能与皇帝硬顶。

  毕竟,王家藐视皇权、严重违规、私自调兵,围杀一个秀才,这在任何朝代、帝国都是不能容忍的。

  哪怕太后本人,对王家兄弟王导的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也极其反感。

  皇太后强打精神:“皇儿来了?快坐。”

  一场见不得人的PY交易、宫廷密议,拉开帷幕。

  第二天一早,朝会。

  大明宫中,吵成一团。

  琅琊王家控制的官员,上奏皇帝,说杜预杀官造/反,毁灭扬州水师,大逆不道,该诛灭九族。

  而清流言官,却攻讦琅琊王家,私自调兵,目无王法,形同谋反。杜预乃是被迫自卫。

  双方吵翻了天。

  执掌朝政的两位宰辅,甚至亲自下场,对骂互撕。

  皇帝冷眼旁观,静静看着他们吵。

  这一架,就足足吵了三天。

  皇帝也懒洋洋看了三天。

  直到消息传来。

  杜预失踪。

  再有情报传来——杜预已然离开了大唐,出了国,去了大宋临安。

  朝廷上,更是吵翻天。

  有人说杜预畏罪潜逃,罪加一等,该通缉杀死。

  有人说应该逮捕杜

  预的十族,杜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将他的老师、朋友、未婚妻抓起来,逼他回来伏法。

  有人/大骂杜预厚颜无耻,投奔敌国,乃是敌国的内奸。

  直到皇帝冷冷问了一句:“各位爱卿,权当杜预是大宋人的内奸探子,若我们抓了他未婚妻逼他就范,他若带着大宋水师,进攻我朝江南,兵临城下,谁能带兵挡住此人?”

  整个朝廷,立即鸦雀无声。

  刚才还义愤填膺、口口声声要捉拿杜预、严惩杜预的“正义之士”,此时一个个都变成锯嘴的葫芦,哑口无言。

  皇帝冷笑道:“按照西塞山一战的剧本,他一介书生,就能灭一只舰队。他若带大宋军队反攻过来,就当正常发挥,我大唐荆州水军也要全军覆没。各位爱卿可有良策,能匹敌他啊?谁能单枪匹马,给朕灭一只水师看看?”

  朝廷上,立即恢复了冷静。

  大争之世,实力为尊。

  杜预自己都想不到,他杀死王导、灭了扬州水师,反而在朝廷上赢得了皇帝太后、衮衮诸公的重视。

  杜预对现实有相当清醒认识,但他还是低估了朝廷和权力的现实程度。

  一番争议后,朝廷给此事迅速定性。

  “误会。”

  没错,这场造成了大唐两万精兵全军覆没、扬州水师灭亡的惊天变乱,竟然被朝廷如此儿戏,认定成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