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三十八章 曹操的杀手锏_三国之无限召唤陶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之策,陛下何乐而不为呢。”

  一举数得四个字,令曹操精神为之大振,焦黄的脸上,重新又燃起了猎猎战意。

  只微微沉吟,曹操眼中便尽是决然,拳头一击案几,傲然道:“就依孝直之计,即刻传朕旨意给彻里吉,命他率西羌铁骑前来潼关助战,朕这一次定要让陶贼尝尝我大秦铁骑之威!”

  这番旨意下达,皇帐中,众秦臣的精神们皆受鼓舞,一个个重新又燃起了斗志。

  当下,曹操便连夜拔营,率领着五万大军向着潼关退去,一面又派人星夜赶往陇西,去调五万四羌铁骑。

  前番曹操征羌获胜,羌人被迫臣服,大大小小的羌人头领们,皆不得不把自己的子女送往长安为人质,以示对曹操的忠诚。

  今曹操旨意传往陇西,彻里吉等羌人们虽说心里边不情愿,却也不敢不从,只能尽起五万西羌铁骑,一路赶赴潼关而来。

  当曹操率大军后撤时,陶商已率二十余万大军,一路追辗于后,陆续收复了沿涂诸城。

  两天后,陶商大军抵达陕县,正式与白起,陆逊、丁奉等奇袭部队会合。

  当天,陶商于陕县中设下大宴,款待有功的白起、陆逊和丁奉三将。

  当天的宴会上,白起以奇袭陕县的首功,无可争议的成为了这场宴会的主角,受到了陶商的大加赞赏。

  至于新近起来的陆逊,以及小将丁奉,也因夺取陕津渡之功,被陶商不同程度的封赏。

  这天晚上,陶商与众将喝了个痛快,并取陕县城中,曹操留下来的粮草酒肉,犒赏三军将士。

  稍整一日,士气得新恢复到旺盛的地步,陶商马不停蹄,即刻起程向西追击曹操。

  数天后,大魏皇师进抵潼关之下。

  此时的曹操已先一步退至潼关上,高悬免战牌,闭关自守,不敢露面。

  陶商率二十万大军,从容的逼关下寨,一座座营盘自南向北林列,一望望不到尽头。

  大营安扎已毕,傍晚之前,陶商在众将围拥之下,亲自往关中察看这潼关的地形。

  立马高坡,远望潼关山川地势,陶商才头一次见识到了,历史上闻名于天下的潼关之险。

  这潼关的位置,南有秦岭,北有黄河洛水,山河包夹,本身的位置就选的极佳。

  再看关城的具体位置,四周山峰不绝,谷道狭窄,关城就建在谷道的最狭窄之处。

  这样一座关城,虽不及剑阁,阳平关那样险恶,却也可以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了。

  可惜,陶商也仅仅是感慨潼关之险而已,却又会有丝毫忌惮,毕竟他可是连剑阁和阳平,这等天下一等一的险关都攻破过。

  观察完地形之后,陶商照例下令,命白起率数万雄兵,对潼关展开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

  结果可惜而知,曹操仗着关城之险,五万兵马从容抵御,白起在付出了一千多士卒的死伤后,连潼关城头的边都没摸着。

  陶商彻底也探清了关城之险,探出了秦军的守御能力,当即下令撤兵归营。

  众军还营,一众大魏精英们,很快就聚集在了皇帐之中,与陶商共商破潼关之策。

  “陛下,关中最新急报!”张仪忽然匆匆而至,将一封锦衣卫细作的最新情报奉上。

  “念吧。”陶商目光不离地图,只将手一拂。

  张仪便展开帛书,轻吸一口气,语气肃然道:“根据关中传来最新情报,曹操已调西羌铁骑前来潼关助战,目下羌族大头领彻里吉,正以雅丹和越吉为将,率五万西羌铁骑直奔潼关而来,不出三日便可抵达。”

  这道情报一出,皇帐中,众臣神色皆是微微变色,似乎受到了震动。

  “曹操,你终于也无路可走,决定要借助羌人胡虏之兵,来跟朕作对了么……”陶商剑眉微凝,鹰目之中,迸射出了冷绝的杀机。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