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六十九章 侯季常的反常_庆余年2范闲回京Txt免费下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理寺走出来的人,低声发问。

  侯季常穿着工部知造郎的官服,正埋头走路,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茫然抬头。

  见到不远处的范闲后,他先是一迟疑,而后才上前拱手道:“小范大人。”

  范闲笑问:“临近冬日,工部的事应当不少,你怎么有时间在这儿?”

  听到工部二字,侯季常的神色微微一黯。

  范闲眼尖,瞧见后关切道:“怎么?衙门里有什么难题?”

  侯季常收起黯淡,笑着摇摇头:“小范大人误会了,下官只是想起近日的劳累,心有戚戚罢了。”

  闻言,范闲再度笑了起来:“你呀你,你好歹是领着俸禄做事,劳累也算是有回报,哪里像那些个学子们,整日埋首忙着京察,却没有半分报酬。”

  说着,范闲指了指大理寺。

  侯季常嘴角牵动,摇头苦笑道:“不一样的……”

  还没等范闲追问,他又划苦笑为淡笑,对着范闲道:“回小范大人最先的问话,下官所管的工坊今日整修停工半日,恰好听闻佳林兄前几日在刑名上大胜刑部颜尚书,下官便忙里偷闲,过来为佳林兄庆贺。”

  听到侯季常的回答,范闲微微颔首。

  范门四子的私交向来不错,成佳林赢了颜行书的事情已经传遍京都,成为了京都的一桩美谈,对成佳林将来的前途很有作用,侯季常过来道贺也是应该的。

  他察觉到了侯季常今日的情绪变化,温声问道:“可是为了成公子、杨公子他们能涉足京察,而是却是被查的那个,心中有了落差。”

  侯季常微微垂头,沉默不语。

  这一幕看起来有些怪异,明明侯季常比范闲年长,此时范闲却像是一个老师在与学生说话一般。

  不过范闲两世为人,经历的事情又多,而侯季常早些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后来又投靠在了范闲门下,眼前这种场景虽然怪异,但细细想来却十分合理。

  “你们四个人中,你是最早跟我的,也是我最看重的。”

  范闲看着侯季常,正色道:“杨万里他们不管读多少书、考多大功名,终究是纸上谈兵,于国家没多大益处,就算是他们现在能暂时参与京察,那也是空中楼阁,过后即毁。”

  “唯有你,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基层开始躬耕,这才是做官该有的样子,利国利民,他们想要有你这样的觉悟,还得走不少路。”

  “你切记,万万不能妄自菲薄,举人出身,未尝不能登堂入室,探一探九卿、大学士的位子。”

  范闲这一番话,说得可谓是情真意切,将侯季常捧上了天。

  侯季常面色肃然,朝着范闲拱手行礼:“学生受教了。”

  范闲笑笑:“去忙吧。”

  侯季常点点头,转身朝着大街上走去。

  大理寺门口,范闲望着侯季常的背影,目光深邃。

  “大人。”

  王启年凑了过来,低声道:“侯大人……有些不对劲。”

  “嗯。”

  范闲点了点头,而后又看向王启年:“也是应该的。”

  原本,侯季常是四个人当中最出彩、最有希望登堂入室的一个,后来却选择了以举人的身份入仕。

  半年下来,侯季常没有做出什么大成绩,已经泯然一个普通的低级官员一般。

  而经他引荐的杨万里三人,却扶摇直上,可以以举子的身份,负责京察事项,其中成佳林更是在近日名满京都。

  两相比较之下,侯季常心中有落差,也是人之常情。

  王启年迟疑片刻,又道:“大人,只怕他……他会耐不住寂寞。”

  闻言,范闲转头看了王启年一眼。

  王启年脖子一缩,低下了头。

  “呼……”

  范闲长舒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我是可以将他调往能出成绩的地方,可这权力交易的口子一开,我这次的京察,还有什么意义?”

  “只盼他能自己想明白,多熬几年资历……”

  m.

  本站最新域名: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