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三章 京都的反应_庆余年2范闲回京Txt免费下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房门口,恭敬地说道。

  “宣!”

  庆帝坐回书案前,神色淡然。

  很快,陈萍萍便推着轮椅,进了御书房。

  见到林若甫与范建也在,他似乎并不吃惊,对着庆帝道:“陛下,虎门关那边有新情况,大殿下怕耽误事,找了监察院的渠道送信,才到微臣手上。”

  说着,陈萍萍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侯公公极有眼色地接过,送到了庆帝手上。

  庆帝随意地拿过信,打眼扫了起来,只是越看,他的脸色便愈加难看。

  这让范建不由得将目光偷偷放在了陈萍萍身上,庆帝可是很少会露出这样的表情,陈萍萍那封信中,到底有什么大变故?

  难道……是范闲……?

  范建心中一慌,恨不得当即就询问有关范闲的事情,却见陈萍萍面色平淡,似乎没有一点担心范闲的迹象。

  “司南伯,准备粮草的事情先放一放吧。”

  庆帝放下书信后,脸色都冷了几分,淡淡说着。

  范建领命,而后将疑惑的目光投向庆帝,按照方才的第一封书信来看,现今北齐边境唯一的支柱上杉虎重伤,而南庆只是折损了一个赋闲的大将军,又有着刺客的事情做借口,伐齐的局势大好,庆帝怎么会突然改变主意。

  林若甫也是一脸的不解,看着庆帝。

  庆帝扫了二人一眼,道:“这信上说了,范闲与杨忠被上杉虎杀了个回马枪,范闲重伤不能下地,杨忠坠入凌渡河,生死不知。”

  范闲重伤不能下地?

  范建心中一急,下意识地开口道:“陛下……”

  庆帝冷冷的目光扫了过来,让范建闭上了嘴。

  “陛下,虎门关只剩大殿下在,伐齐之事难以推行,当务之急,是该召范闲回来了。”

  陈萍萍声音清冷,补上了范建没说完的话。

  林若甫沉默着,犹如泥塑木雕一般。

  庆帝沉默了片刻,这才抬头道:“下旨,大理寺、刑部、监察院各派干臣前去虎门关,将事情查清楚,朕的两位大将军,不能死得不明不白!”

  “至于范闲……先在沧州城养伤,等事情查清楚了再和三司一同进京。”

  ……

  十日后,凌渡河边。

  江风飒飒,河水滔滔,范闲站在河边的一处坟茔前,沉默不语。

  “大人,车马都收拾好了,可以启程去沧州了。”

  王启年来到范闲身后,小心翼翼地说道。

  范闲有定定地看了这坟茔几秒,声音怅然道:“走吧。”

  说罢,范闲转身朝着远处的官道上走去,露出了面前墓碑上的名字:剑客蒋依容之墓。

  官道旁,范闲正欲王启年走着,一道身影突然落在了二人眼前。

  “圣女大人?”王启年率先看到了来人,惊讶道。

  海棠朵朵在飞玉湾一战时帮助上杉虎逃走,就此销声匿迹,没想到竟会在范闲就要离开虎门关之时再次出现。

  海棠朵朵没有理会王启年的惊讶,一双眸子看着范闲:“上杉虎杀了杨忠?”

  范闲面色平静,点头道:“上杉虎杀了杨忠。”

  海棠朵朵目光下移,看到范闲腰间佩着的柏影短剑,没有再说话。

  这对话让王启年觉得有些云里雾里,可身为当事人的海棠朵朵与范闲却是无比清楚话中的意思。

  海棠朵朵护着上杉虎北逃,自然知道上杉虎并没有杀杨忠,可范闲却说上杉虎杀了杨忠,再结合范闲的其他话语,不难推断出杨忠是死于范闲之手。

  平北侯范闲杀了镇北大将军杨忠,此事要是让其他人知道,定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海棠朵朵之所以前来确认,也是为了知道范闲到底是怎么想的,待看到了范闲腰间的柏影短剑,她自觉已然明白了缘由,便不再多言。

  这件事,只能成为二人之间的秘密,就此深埋起来。

  m.

  本站最新域名: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