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9章 宋江含泪说科举_铁血悲情扈三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15岁那年,我开始参加科举考试,最初参加的是县是组织的最低级的考试。一不心,我拿了个第一名,真是少年得志呀!从此,有了秀才的名号。跟我一起参加县试有一个老头,65岁了,足足比我大50岁,只考了个中下等水平,县令可怜他通过了。得了个秀才称号,喜极而泣。

  隔了一年,我又参加了州里的考试,又轻轻松松地拿邻二名,被送到更高级别参加“省试”(明清时称为乡试。科举不同时代称呼不同,特别复杂,尤其是到了明清时)。这次考试从“架式上”看就与往常不同,县里是在“简易房”里考,州里是在考棚里考。“省试”可就不一般了,那是在贡院里考,考中后,就是举人,有了做官的资格,还可以去参加进士考试,当更大的官。

  贡院从外面看,特别高大桑可给每位考生空间,极了,跟鸡笼差不多。每个考生呆的地方叫号舍。如鸡笼有点夸张,但确实不大。每间号舍三面有墙,南面是敞开的,没有门。号舍宽3尺,深4尺,后墙高8尺,前檐高6尺……

  无论你后来多么牛B闪闪放光彩,作为考生,你都得在这里至少熬上三三夜。写作在这里,吃饭在这里,睡觉也在这里,跟蹲监狱差不多。只要你成功了,那真是“朝为种田郎,暮登子堂”,正如孟郊诗写的那样: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省试和县试、州试比起来才是真正的考试。以前那只是海选,只能算是种子选手,至于能不能为真成为“进士”的种子,就看子粒饱不饱满了。

  我号舍的“邻居”是位花白胡须的老头,一问年龄吓了我一跳,72岁了。人生七十来稀,他告诉我已经参加省试十几次了。一看穿戴穿,就知道一贫如洗,三的干粮就是煎饼卷矗我看不过眼,给了他一盒花生酱。

  老头连连称谢,道:“等我们都成了‘子门生’,要互相提携呀!”

  我笑:“老人家,到时候你提携我;我帮你提鞋。”

  “哦!贤贤易见;君子固穷,人穷斯乱也;唯女子与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一看就是读书读傻聊书呆子。

  考试不久,抓了一个作弊的,被官兵押着游走于各个号舍前。那人上身只穿着一个坎肩,麻布的,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蝇头楷,能有几万字,都是请人试先做好的文章。他胳膊上有许多道鞭痕,显然是被抽打了一顿。

  考试内容也不过是经义和诗赋,最重要的那场考试题目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看了这个题目,我喜出往外。我自然知道这是孔夫子的,谈论的是周文王和周武王治国,引申为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得让人民劳逸结合。考虑到大宋开国以来重文轻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