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49章 花之争(五十七)_哈利波特之晨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苦,到了乾隆中期,王公们开始不愿意将女儿出嫁到蒙古了,一是因为王公之女留恋繁华、文化程度高的京城,不愿意去荒漠,二是因为蒙地的习俗观念不合,第三是远离娘家人。

  这种情况在康熙年间就有了端倪,到了乾隆初期又明确规定宗室女必须由皇帝指婚,不过人总是会想办法的,婉宁便因为“眼疾”硬生生拖过了指婚的年纪。

  为了维持联姻蒙古的国策,这些额驸们可以到京城常驻,又或者是往返于京城和蒙古,行走当差。举人服务的“额驸”蕴端多尔济便是这样一位“将来”要常常往返于库伦和京城的科尔沁王公,他的嫡福晋则是和亲王永璧第七个女儿,两人去年结婚,都刚满16岁,用老管家的话说,这两个孩子都没有“长醒”。

  萨克多罗郡王多次与清皇室联姻,其中还是一位固伦公主,当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导致京城空虚,葛尔丹想趁机南下的时候,是这些亲家帮康熙挡住了他。

  蕴端多尔济的父亲桑斋多尔济自幼父母双亡,因为无所依靠,乾隆就把他收入内庭教养,他曾经因为对葛尔丹的军功升为亲王,同时因为地利与俄国人交易非常方便,他又因为私自与俄罗斯买卖交易获罪,革掉了亲王爵位,降为郡王。

  这个家族被称为“九尾狐家族”,是那种祖辈子孙都有获罪,却一直没有削掉萨克多罗郡王爵位。

  蕴端多尔济是在京城出生的,可是因为害怕天花,所以被带到了草原上“散养”长大,和郡君成亲后他要在京城待几年,然后开始库伦和京城两头跑的生活。

  至于永璧亲王的第七个闺女,可能是看才子佳人的戏、诗书看多了,蕴端多尔济会说蒙文、汉文、满文、俄文,可是她还是嫌和他没有共同语言。

  蕴端多尔济是在草原上长大的,喜欢猎鹰、跑马和打猎,京城里的旗人很多都是不识字的,他最起码认识好几种,但还是和她期望的“有点”距离。

  也就是说有朝一日多尔济跟纳兰性德一个水平,那她就满意了,这种可能性比猴子从石头里蹦出来还要低。

  她自己的文化水平也不低,满人入关后也开始喜欢温顺、文雅、有大家闺秀气质的汉女,自顺治皇帝娶了两位博尔济吉特的皇后后,不论是康熙、雍正、乾隆都没有娶蒙古皇后,而且宫里也很少再纳蒙古女子为一般妃嫔。

  中原人爱玉胜过爱宝石,玉除了天生的那些特质,还可以通过养玉进行改变。它会变得很有灵气,即便它没有经过好的雕工精细雕琢,或者天生有些许瑕疵。

  “你不是一直爱看提督小姐的眼睛吗?你觉得这句诗怎么样?”

  举人用手指蘸着酒,在桌上写下了一首诗:

  清风满荷塘,衣鬓映轩窗。新着绮罗襦,对镜施薄妆。

  青黛扫蛾眉,肌如雪凝霜。落樱点朱唇,胭脂腮上香。

  执扇蹑丝履,步步暗香浮。登堂拜父母,阶前廊下俯。

  目如兰噙露,灵如雨后竹。余人皆称赞,不似凡间物。

  “你有没有看过兰花沾着水的样子?”

  尼克也喝了点酒,他对举人的比喻很感兴趣,有机会他一定要看看。

  “让我看看。”

  波拿巴将乔治安娜的下巴抬起来,她气得将他的手给拍开了。

  他没生气,还是目不转睛得看着她,烛光让气氛变得很暧昧,难怪那么多情侣爱吃烛光晚餐。

  “吃了晚饭后我们接着看吧。”她有些局促得说。

  他朝她伸手,她站了起来,将他给拉了起来,然后一起离开了船舱。

  真是怪,一个死了两百年的人还需要吃饭么?

  但人活着不能不吃饭的,正是因为还觉得想要吃饭,这些幽灵才不像霍格沃茨的幽灵那么“清醒”得知道自己死了,还以为自己活着吧。

  活在这个充满了各种“幻”的世界里。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