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04章 金铅混杂_哈利波特之晨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便宜了后来者,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卖路易斯安那土地的事又有人提了。

  1789年国立工艺学院的创办者亨利·格雷瓜尔神父写了一篇《犹太人生理、道德、政治的重生》的文章,因此获得了梅斯皇家科学文艺奖,因为这篇文章,1791年的立法会授予了法国犹太人完全的民权。

  清理保民院的时候,格雷瓜尔神父被清除了出去,后来为了避风头,跑到了阿维尼翁去普及新的农耕技术,乔治安娜中意的管家肖菲耶也去了,可惜他无意当她的管家,就像他嫌凭着女人的关系升迁丢人似的。

  文人往往会因为一篇文章出彩而一步登天,夏多布里昂在1801年的时候写了篇《基督教的精神》,1802年的4月14日,也就是政教协定签订的同一周这本书发表了。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动乱或饱尝人时风霜的人在感情上已经倾向宗教了,夏多布里昂的这本书对他们很有号召力,对于拿破仑而言,这本书与他的施政是协同一致的。

  波拿巴现在对法兰西人文学院很反感,里面聚集了太多启蒙运动和革命运动的死党,他们对恢复天主教地位的事冷嘲热讽。法兰西学院所辩论的《独立宣言》人人平等的“不平等”也许有天会成为和《基督教的精神》类似的书,前提是拿破仑还愿意理他们。

  神说,要有光,德斯塔尔夫人说,女人首先要经济独立。她有个有钱的父亲,出手阔绰,当然可以为了理想大声疾呼。

  相比起和男子齐名这种事,乔治安娜更想恢复女性的财产权,只有女人手里有钱了,她才有说“不”的权力。

  然而,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很滑稽可笑的问题,女人要怎么花钱呢?花钱还需要教么?

  通过全国募捐的方式,发给死于卫国战争的军人寡妇们的3000万抚恤金已经准备好了,乔治安娜要她们买毛毯、买肥皂、买衣服、买盆子和锅,这样法国的民营经济才能动起来。她们拿到钱之后,付了房租和生活费,剩下的保准会存起来,谁叫她们的男人死了,她们连临时工都不好找,经济来源完全不稳定,有的还要带着孩子,这样发钱的事谁知道什么时候会遇上。

  有的人拿到了钱,有的女人没有拿到,她们心里肯定不平衡,底层人谁不是过得紧巴巴的。

  利昂库尔是打算制作户籍的时候在市政厅将这笔款子发给妇女们,乔治安娜总不能发一个必买品清单给她们。

  这个时候乔治安娜就特别思念亨利·配第那个傲慢的侯爵继承人,他轻而易举得就在阿讷西建设了一个马车厂,通往瑞士的木轨路也通了,就算阿讷西的马车不如桑皮尼的质量那么好,它胜在价格便宜,还是很有市场的,也难怪乔治三世会用27万英亩的土地来笼络他们父子了。

  乔治安娜绞尽脑汁得想办法开源,比利时的土地卖了赚钱快,她既不能卖给犹太人,又不能将那些国有土地切成小块卖给农民,纵使郡守们觉得这么做会讨好他们。

  卖给教会?除非她疯了,法兰西宪法里规定了,没收的教会资产不会还,为了这个问题闹了多少事端、死了多少人。

  她想来想去还是打算先把甜菜和糖厂先办起来,指不准什么时候英法又开战,英国海军又殖民地封锁了,这样法国就会非常缺糖了。

  开辟一个行业需要创造力,如果挣钱那么简单,谁会想到奴隶贸易这么缺德的买卖。

  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很残酷,可是信奉它的人却很多,尤其是那些自以为自己是强者的南方奴隶主们。

  可惜南北战争将他们虚幻的梦给打碎了,一如人们坚信不疑的神权、君权。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在同一个圈子里打转,最初是野蛮的民族,后来征战获得胜利,于是变成了文明的民族,文明使之变得强大,强大后开始讲究礼仪,礼仪削弱国力,于是被征服,进而重新变成野蛮的民族,希腊和罗马就是明证。

  即便她是个女巫,她还是会祈祷,为了获得心灵的平静,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

  至于别人要怎么嘲笑她,就由他们去吧,她祝福他们的灵魂能获得安宁,这或许是喧嚣的城市里最难找到的了。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