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8章 没规矩的新大陆人_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那些两班豪门出身的官员不太可靠,所以就必须要在他们之外扶持一个出身寒门的官员。

  这就是所谓的平衡术了。

  另外。

  朱皇帝还很清楚。

  任何改革,都是拿别人开刀容易,拿自己开刀难。

  大明的改革,就磕磕碰碰的,进两步,退一步,一小步一小步的往前挪。

  别说是平分土地了,就算是一个科举,朱皇帝都分了好几步来完成,他宁愿发动战争去抢地盘,也不愿意在国内搞什么土地改革。

  不过,在朝鲜的改革可就大刀阔斧多了。

  反正朝鲜的地主阶级也没什么实力,朱皇帝可以随便揉捏,而且分了他们的地朱皇帝是一点都没有压力。

  别说是朱皇帝了。

  就算是大明朝堂上的衮衮诸公,这些大明士大夫阶级的代表们,都没有太把朝鲜当一回事。

  彭浚等人在确认朱皇帝吧不会在大明搞什么平分土地的土改之后,就很明智的不再去过问朝鲜的事情了。

  而是忙活朝政,尤其是要准备明年的“大恩科”。

  毕竟大明帝国的事情太多了,作为丞相和现在大明朝堂主要势力湘湖派的领袖的彭浚,事情多了去了。

  而现在挑选出来未来的朝鲜各级官员们,其实也没有反对平分土地的,反正分的不是他们的地——说起来,这些人都是失去土地的文人,因此对平分土地也没有什么抵触。

  “大皇帝这是要彻底改革朝鲜,割除所有弊病啊”

  朴善一感慨道。

  他也是两班出身,不过很早就家道中落了,在十三岁就随家人去了南洋谋生了,后来大明光复中华,他又随家人到了中都生活。

  离开朝鲜十几年了。

  其实朴善一连朝鲜话都说不太利索了。

  他甚至还参加过大明朝的科举,可惜没能考过。

  在看到大明朝要招募朝鲜人去朝鲜当官之后,他毫不犹豫就报了名。

  大明的科举虽然过不了,但是这朝鲜科举还是容易的——毕竟在大明朝的朝鲜人少,竞争压力可不大。

  “是啊,大明天子真乃是朝鲜之父也!”

  坐在朴善一旁边的是一个名为张大炫的朝鲜人,原来是七班贱民出身,因为小时候去给富贵人家的少爷当过书童,所以认识一些文字,现在居然也能做官了——在之前的朝鲜,他这样出身的根本不可能有官做的,所以张大炫别说跪下叫大明皇帝爸爸了,叫祖宗他也愿意啊。

  “没错,四百年来的弊病,两千万朝鲜黎民,三千里锦绣山河,终于有安泰的一天了!”

  朴善一说道。

  他在南洋的时候看过大明的集体农庄,因此知道了农民还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不依靠士绅,也不惧怕官府,还拥有自己的土地(实际上是自己的),无论是共同劳动,还是分田单干(集体农庄的运营模式并不是固定的,不过一般情况下,销售和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