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章 剧本创作中_我真是军艺校草,不许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觉醒年代》。

  之前演的三部戏,毕竟有前世的经验作为参考,本身就是质量和口碑俱佳…………嗯《回家的诱惑》也算,毕竟那部剧主打的就是雷和虐,从这个点上出发,回家口碑和质量确实非常够打。

  反观是《觉醒年代》,在前世的评价中,要说出圈和热度,这部剧其中是做的比较成功的,评分也是所有剧集中最高的。

  但瑕不掩瑜,这部剧排除掉国家布置的任务,拉开题材下的光环和情怀分后,其实整部剧中观众的真实评价并不是很理想。

  观众可以说于何伟饰演的陈仲甫好,他自己设计了好多烟火气十足的小动作,特别真实接地气,也让这个人物显得很鲜活。

  让观众看到了陈仲甫这个角色本身就并不是那么完美:他家庭不睦,他封建大家长,他偶尔出言不逊,他做事不按套路来,他对政治避而不谈,他狂傲,还小孩子气。

  比如剧中经典的片段吃了瓜子把皮儿扫给老兔子,他把孩子抱一边儿去自己睡媳妇膝枕,他把闺女最喜欢的小鸽子给放跑了,他蹭儿子饭不给钱等等…………

  但同时编剧也用春秋笔法弱化了很多陈仲甫实际上的问题,比如他儿子陈延年为什么这么讨厌陈仲甫,为啥陈延年叫她后妈为小姨。

  实际上看过剧集的观众随便查一查资料就知道,因为他爸娶了他妈的妹妹而且还是在怀孕延年时候好上的。

  自己从小就被母亲说生父的不好,你生父又没尽抚养责任,换你会给啥好脸色,所以在历史上陈延年和陈仲甫一直只是党内同志关系。

  明明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却被编剧畏首畏尾东拉西扯,直接将剧中父子二人矛盾关系弄得又别扭又离谱。

  而守常先生,借饰演者和尚呸…………张桐说的一句话就是:他扮演的是观众心目中的守常先生。

  这句话分开两说,一来他们确实打中了大部分不了解那个时代,符合看惯了精致画面,精致装扮的年轻人审美,用既定的现实,上帝视角再往回盘,去帮助到更多的观众去更快理解剧情,再进行解析。

  二来却也让整部以讲述还原历史的剧,和原来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了。

  就像是抗战神剧里边的神片段:同志们,8年抗战就要开始了。”

  “8年抗战已经进行到最后一年了。”

  怀着这样的视角去讲述整个的故事,就好像屌丝在幻想梦中的女神生活中应该只吃饭不拉屎,一天二十四小时全部都是全装最美丽,身体永远香香的时刻。

  剧里表现的是英雄和烈士变成了只有坚定没有彷徨的圣人。

  有些角色表现的像个穿越者,端着的神态和那种主角感,台词的那股仪式感,好像生来就知道自己走的路一定会成功,也许他们想表现的是革命者对路线的坚定,但在观众看来就是在演圣人。

  要知道,那段时间的历史为什么叫《觉醒年代》为什么比喻成黑暗中摸索?。

  黑暗中谁知道对错?大家的思想都在改变,有消极、有积极、还有背叛。

  根本没人能告诉他们牺牲和付出到底有没有结果,甚至没人能告诉他们对错。

  即使是他们死的时候,都完全不知道龙国是不是真的还有未来,自己走的路到底是不是正确。

  正是因为在这么大的不确定性的情况衬托下,才越发能让观众体会到这些烈士和英雄为了自己的信仰,百死不悔为人民求得一线生机的精神和意志是有多么的珍贵和悲壮。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