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章 双向奔赴的红色情书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师已经踮起了脚。

  他俩高低得瞧瞧,能让译制厂厂长和电视台台长,联手送考的学生究竟长啥样!

  “瞧见没?”胡啸:“和潘红说话那个姑娘就是。”

  “怎么样,”古铮铮:“外形条件还不错吧?”

  四位老同志一块翘首以看。

  “噢,“

  头回见面的印象还不错,苏院算是记下这姑娘了:“明眸皓齿的看着倒是不错。”

  陈老师:“个头也不错,和潘红站在一块也没被压下去。”

  “对了,”苏院好奇道:“这姑娘究竟是谁?怎么把你们几个一块惊动了。”

  “惊动什么,”胡啸不以为然道:“她哥哥是我们单位的一位职工,平时太忙了走不开,于是我便替他来了。”

  “没错,”古铮铮:“我们单位最近确实很忙,按说我这个做领导的,也该抽时间照顾一下职工家属了。”

  “侬港洒?”苏院糊涂了:“你们两个什么时候成一个单位的了?”

  就在这边聊得起劲的时候。

  不远处在一串人名报完后,一束马尾辫的江川同学,已经跟着几位考生一块进场了……

  ……

  同一片天空下,和周洁、董智芝找自己一样。

  江山也在浦江舞剧院扑了个空。

  走出了舞剧院的大门后,点上一支烟的江山又回头朝里面看了一眼。

  忽然感觉没见着人,兴许也不是坏事。

  不然,俩姑娘要是问起来,还真不知道该摆什么造型。

  毕竟,这次和之前只要热闹就成的“新星音乐会”不同。

  人这回可是冲着全国舞蹈比赛去的。

  说起来《上春山》之所以能够一鸣惊人,一是因为音乐讨巧。

  再一个,整体串烧式的歌舞表演也让这个年代的人民,瞧了个耳目一新。

  在彩排《上春山》期间,江山说起来是个舞美策划、动作编导。

  但其实不过是给了个上辈子所见所闻的造型设计图,完了再照着回忆扭了几下。

  关键的细节,还得依靠浦江歌舞团自己去填空……

  没曾想到最后,还真就把《上春山》给招来了。

  更没想到的是,自己赶鸭子上架的一次壮举,竟又让浦江舞剧院给瞧上了。

  说起来,之前拍摄《紫禁城奇妙夜》的时候,舞剧院对江山可不薄。

  二话没说,就将自己的两员大将,一块拨给了江山。

  在燕京拍摄期间,随时起跳的周洁和董智芝,对江导的命令也是一点不含糊。

  想到这,江山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腰身。

  拼了命的回忆,上辈子自己在年会上跳过的舞蹈。

  “究竟跳哪个好呢?”

  边走边动手的江山,一点没留意绕道而行的市民群众。

  “要不来个《芒种》?”

  “说起来《丽人行》我也跳的不错,当时还选我为领舞来着……”

  江山边走边嘀咕。

  一个不留神,被挂在半空的床单,盖了一照面。

  “嘚伐起啊小伙子。”一手拿着一晾衣杆的大妈,赶紧出声打招呼。

  直到这会,江山才发现,自己竟不知不觉走进了一条弄堂。

  抬头上看,横在弄堂里的一根根挂满各色衣服的晾衣杆,如万国旗般在迎风招展。

  “柏兰花、孜孜花……”

  与卖白兰花、栀子花的阿婆擦肩而过后,江山继续在弄堂里走着。

  这一会时间已近傍晚,弄堂里随处可见坐在一只小凳子上的妇女同志。

  她们曲着腿、弯着腰。

  不是在摘菜、洗米,就是守在煤炉旁边煽风点火……

  请收藏:https://m.aacra.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